科技創新浪潮奔涌,人才是破浪前行的核心引擎。面對全球科技競爭格局的深刻變革,組織部門作為人才工作的“戰略謀劃者”與“服務保障者”,肩負著為科技創新夯基立柱、聚勢賦能的重要使命。組織部門人才機構既是政策落地的“執行終端”,更是科技人才成長生態的“培育土壤”。立足新發展階段,需以系統性思維、精準化服務、長效性機制,構建引育用留全鏈條人才工作體系,為搶占科技制高點注入澎湃動能。
謀全局、立長遠,下好人才培養“先手棋”。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貴在戰略前瞻與頂層設計。組織部門需立足“全國一盤棋”視野,將科技人才工作融入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完善“需求—培養—供給”動態銜接機制,推動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協同育人;建立科技人才專項數據庫,精準繪制重點領域人才圖譜,實現“靶向引才”“按需育才”;健全跨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破除學科壁壘、行業藩籬,促進資源整合與信息共享。以戰略謀劃牽引制度創新,方能從源頭破解“卡脖子”領域人才短缺困局,筑牢科技創新“蓄水池”。
優生態、疏堵點,打造人才成長“強磁場”。人才發展生態的優劣直接關系創新活力的迸發。組織部門需聚焦科技人才關切,構建“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針對科研人員事務性負擔過重問題,推動建立“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減少填表考核、迎來送往等非科研消耗;完善“揭榜掛帥”“賽馬制”等激勵機制,讓有能力者“揭得了榜”、有貢獻者“坐得上席”;搭建“人才服務直通車”,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醫療康養等方面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通過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包容環境,讓科技人才在“松綁減負”中輕裝上陣,在“心無旁騖”中勇闖“無人區”。
促融合、重轉化,釋放人才效能“倍增器”。科技人才的價值體現在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實踐中。組織部門需打破“重引進輕使用”“重管理輕服務”的思維定式,推動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實施“人才+項目”雙輪驅動,引導科技人才向重大工程、重點實驗室、產業園區集聚;搭建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建立科研成果“沿途下蛋”機制,加速實驗室成果向市場轉化;完善人才評價動態調整體系,增加成果轉化效益、技術突破貢獻等指標權重。唯有讓人才在實戰中錘煉本領、在擔當中實現價值,才能激活科技創新“一池春水”,催生高質量發展“滿園春色”。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選調生 侯正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