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新時代職業道德建設,必須加強職業道德規范建設,深化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強化職業道德實踐養成,優化職業道德建設環境
“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凈。”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后,全國先進工作者李萌的事跡刷了屏。
這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退伍后干起環衛工作,憑著一股子不服輸的勁兒,業務能力不斷提高,幾十斤重的糞管在她手上“服服帖帖”。李萌在平凡崗位上干出非凡業績,“能把平凡的工作干出彩,讓自己的職業更有自信、有活力,這才叫‘體面’”。
千千萬萬個“李萌”,構成了新時代勞動者的群像。他們扎根崗位、兢兢業業,在不懈奮斗中成就精彩人生、成就活力中國,展現了職業道德的豐富內涵和耀眼光芒。
于個人,職業道德是干事創業之基。
上海地鐵虹橋火車站站的站長高煜,在工作崗位上認真傾聽乘客的需求;湖北省五峰三農客運有限公司駕駛員鄧蘭舟,17年來為沿路村民免費捎帶物資10萬余件;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超高壓公司運維檢修部變電運維管理專責吳嘉楠,扎根高原,默默守護萬家燈火……這些模范身上,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熱情服務、奉獻社會等特質熠熠閃光。一個人在工作崗位上創造的一切成績、產出的任何成果,都離不開職業道德的托舉。
于社會,職業道德建設是培養高素質人才隊伍的前提保障。
養大德者,方可成大業。高素質人才之“高”,既代表職業技能高超、業務能力高強,也意味著職業道德的高水位。若沒有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行業風氣,大國工匠的培養豈不是空中樓閣?只有職業道德建設的底座筑牢了,才能讓各行各業的人才金字塔塔基更實、塔身更強、塔尖更高,才會有大國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的持續涌現。
職業道德,構成了行業從業者基本的行為規范,構成了全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前不久,中宣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新時代職業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了職業道德建設的“任務書”“路線圖”,通過提升職業道德建設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注入強大道德力量。
師有師德,醫有醫德,藝有藝德。當前,億萬勞動者正在進行的火熱實踐,為職業道德建設注入豐富的時代內涵。加強新時代職業道德建設,必須加強職業道德規范建設,深化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強化職業道德實踐養成,優化職業道德建設環境。以《新時代職業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指南,引導各行業各領域弘揚新風正氣,方能以優良行風帶民風、促社風。
也許有人疑惑,新業態持續涌現,新職業層出不窮,是否意味著不一樣的職業道德要求?盡管崗位千差萬別,但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熱情服務、奉獻社會等美德依然是適用于所有職業的基本道德規范。立足行業特點和工作實際,建立健全導向正確、時代性強、特色鮮明、切實可行的職業道德行業規范,應被各個新行業、新職業盡早提上日程。
也要看到,良好職業道德環境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仰賴于制度保障、文化浸潤、行風治理、政策引導等多維度工作協同推進。許多行業楷模、勞動模范在分享成長經歷時,不約而同談到“師父”對自己的影響,凸顯了“傳幫帶”在職業道德養成上的重要意義。道德模范是鮮活的價值觀,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發揮以老帶新、育德傳技功能,放大典型示范引領作用,方能讓尊崇職業道德、踐行職業道德成為更多勞動者的共同選擇。
當前,我國勞動力素質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人口紅利”正向“人才紅利”提升,“人力資源優勢”加速轉變為“人才資源優勢”。以職業道德建設提升勞動者素質、夯實高素質人才隊伍培養的基石,進而釋放更多人才紅利,這是讓社會充盈新風正氣的必然要求,也將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