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盤山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中的示范引領和戰斗堡壘作用,取得較好成效。
織密基層組織體系,筑牢鄉村全面振興“硬堡壘”。強化陣地建設,緊緊圍繞“建、管、用”三個環節,對全縣178個村(社區)活動場所面積、陣地布設等情況進行全面摸排,統籌設置辦事大廳、日間照料室等功能室,使村級陣地真正成為服務群眾的“主陣地”,切實做到了黨員群眾“方便用、喜歡用、經常用”。深挖紅色資源,提出“一線、二面、三亮點”的鞏固提升方案,深入開展“最美沙嶺紅”主題系列活動,以紅色文化為村黨組織凝心鑄魂、潤民心、聚人氣。動態排查軟弱渙散黨組織,制定“一村一策”整頓方案,建立問題臺賬,明確完成時限,嚴格落實縣領導聯村、鎮街領導包村、第一書記駐村、縣直單位結對的“四個一”整頓措施。
打造過硬頭雁隊伍,培育鄉村全面振興“主力軍”。堅持把“政治體檢”作為凈化村干部隊伍的重要保障,著力將懂發展、善治理、有干勁的優秀人才選進村“兩委”班子。依托“振興盤農”培養計劃,整合多方教育資源,聘請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搭建“理論+交流+實踐”的三維課堂,常態化培育農村黨員骨干、農民合作社負責人等鄉村發展“帶頭人”。暢通成長通道,保證干部待遇,按照政策要求保證村干部基本報酬和村級組織辦公經費每村每年不低于11萬元,村書記基本報酬不低于全市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兩倍,同時認真落實村級正職扶助基金,充分調動村干部積極性,為鄉村留住人才。
夯實產業發展根基,激發鄉村全面振興“源動力”。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創新農村黨組織設置,打造壩墻子鎮稻蟹共養產業聯合黨委,搭建農戶與市場對接平臺,實現資源聚在產業鏈、收入增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發揮黨員干部示范效應,在全縣154個村成立304個“黨群共富責任區”,同步建立先鋒隊304個,設立黨員先鋒示范田1000余畝,1014名黨員致富骨干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充分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發揮村社聯合合作優勢,鼓勵村黨組織以集體“三資”入股,打造“村社聯合”項目,帶動村民群眾增收致富。
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保障鄉村全面振興“高效能”。制定服務機制,強化村級組織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在鄉村治理中積極推廣“清單制”做法,制定《盤山縣村級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等制度。推動村級事務在陽光下運行,發揮大數據和“互聯網+”的作用,通過“智慧盤山”APP讓“陽光三務”由“墻上”公示升級到“網上”公開。強化運用考核機制,堅持把抓黨建促鄉村全面振興、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等工作納入鎮(街道)、村黨組織書記基層黨建述職評議重要內容,進一步強化述職評議考核在黨建工作中的“指揮棒”“風向標”作用。探索實施惠民機制,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持續改善村容村貌,積極引導村民參與鄉村建設。圍繞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推動各類資源向基層下沉、以黨組織為主渠道落實,讓黨的關懷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共盤山縣委組織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