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追光青年
首頁 > 社會治理 > 鄉村治理 > 正文

清廉村居建設要緊扣“三清”目標

清廉村居建設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內容,也是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關鍵環節。想要有效解決基層“微腐敗”問題,推動鄉村治理現代化和規范化,必須緊扣“干部清廉、村務清透、民風清淳”目標,持續推動清廉村居建設融入基層治理,讓崇廉尚潔在鄉村大地蔚然成風。

干部清廉。“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鄉村干部是鄉村全面振興的“一線執行者”,直接與村民打交道,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直接關系到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惠農資金發放、土地流轉等政策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都離不開鄉村干部的廉潔奉公。只有鄉村干部保持清廉,才能確保各項惠農政策真正落實。必須高度重視村干部隊伍建設,通過開展理論學習、警示教育等形式加強對鄉村干部的廉潔教育,使他們深刻認識到廉潔自律的重要性;利用廉潔文化陣地,如廉政文化長廊、廉潔主題公園等,營造濃厚的廉潔文化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鄉村干部的思想和行為;建立健全對鄉村干部的監督機制來規范鄉村干部的行為,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從源頭上預防腐敗,不斷提升鄉村干部的廉潔意識和履職能力。

村務清透。村務涉及村民的切身利益,包括土地流轉、資金分配、項目建設等重要事務,其透明度和公正性至關重要。村務不透明往往是基層“微腐敗”滋生的溫床,通過村務公開,讓村民及時了解村里的重大決策、財務收支、項目建設、惠農政策落實等情況,將村級權力置于群眾監督之下,能夠有效防止權力濫用和腐敗行為的發生,確保村務管理有章可循、有據可查。一些地方通過完善村級事務“四議兩公開”制度,推廣村級事務“陽光公開”監管平臺,支持建立“村民微信群”“鄉村公眾號”等,實現公開經?;?、制度化和規范化,有效保障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打破了村“兩委”與群眾之間的信息壁壘,讓村民積極參與到村莊事務中,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監督”的良好治理格局,有效防止了基層“微腐敗”的發生。

民風清淳。鄉村全面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不僅要讓農民的口袋鼓起來,更要讓農民的精神富起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一些不良風氣如鋪張浪費、大操大辦等在部分地區逐漸抬頭,不僅加重了農民的經濟負擔,也破壞了鄉村的文明形象。民風清淳不僅是鄉村文明的外在表現,更是鄉村治理、鄉村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撐,是“鑄魂”的重要目標之一。要通過理論宣講、文化活動等形式,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要建立健全相關制度,通過設立“紅黑榜”,對文明行為進行表彰,對不良行為進行曝光,引導村民自覺遵守村規民約,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要挖掘鄉村文化資源,通過舉辦文化活動、創建農家書屋、開設農耕文化展覽館等方式,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鄉村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要通過評選農村道德模范、五好家庭等先進典型,形成示范帶動效應,引導村民樹立向上向善、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的價值觀。(宜良縣紀委監委 易盛芳)

[責任編輯:魏飛]
99e热国产最新地址获取_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_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_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