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追光青年
首頁 > 地方要聞 > 學思踐悟 > 正文

落實關鍵舉措 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是強國之基、富民之本。著力發展實體經濟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根本指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落實關鍵舉措,真正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企業“領航”擔主力。企業是市場經濟的細胞,是技術創新的主體,也是產業升級的推動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涌現出華為、比亞迪、寧德時代等一批領軍企業,它們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據重要地位,還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了中國制造的硬實力。在高質量發展階段,企業一方面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另一方面通過提供高質量產品和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只有企業健康發展,實體經濟才能行穩致遠,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扮演好“橋梁”和“服務者”的關鍵角色,既要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又要善于傾聽企業的需求。例如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為企業提供“幫辦代辦”服務;通過“一對一宣講”助力政策精準匹配,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實現“企業盈利、地方增收、就業穩定”的良性循環。

人才“助航”激活力。在知識經濟時代,全球產業競爭本質上是人才競爭。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發揮“穿針引線”的作用,來幫助解決人才“引不來、育不精、留不住、管不好、用不活”等問題。通過建立“企業人才需求清單”、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加大“引才”力度;聯合職業培訓機構開設“企業點單、政府買單”技能培訓班,提升“育才”匹配度;不斷完善人才衣食住行等生活配套保障,加強“留才”服務與關懷;建立人才檔案,定期回訪“管才”,及時解決人才訴求;積極挖掘優秀項目,精心“用才”,為人才爭取其“用武之地”。通過系統化的人才服務,幫助企業突破“人才荒”瓶頸,為實體經濟注入持久動力。

制度“護航”添動力。實體經濟作為一國經濟的根基,需要系統性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完善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是確保經濟長期穩定增長、避免“脫實向虛”的關鍵舉措。近年來,我們不斷加大對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支持力度,綜合運用稅費減免、財政獎補、財政貼息、政府采購等多種政策工具,為市場主體加力賦能,為實體經濟帶來活力。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落實各項政策,致力于構建“市場有效+政府有為”的良性生態,打造既為企業“松綁減負”、又提供精準支持的良好營商環境,推動實體經濟向創新驅動、高附加值方向轉型,最終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作者:朱嘉寧,浙江紹興市越城區東湖街道辦事處)

[責任編輯:鐘超]
99e热国产最新地址获取_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_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_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