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全面完成
發出維護自由貿易與開放合作的強音
光明日報記者 張 翼
5月20日,中國-東盟經貿部長特別會議以線上方式舉行,雙方經貿部長共同宣布全面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在全球經貿面臨重大挑戰的形勢下,雙方全面完成談判,順應了世界發展大勢,彰顯了自由貿易與開放合作的強大生命力,將為區域和全球貿易注入更大確定性,為各國堅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中國與東盟是山水相依、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全面戰略伙伴,互為最大貿易伙伴和重要外資來源地,對建設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和國際經貿秩序作出重大貢獻。中方愿同東盟方一道,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為促進雙方發展振興、捍衛國際公平正義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東盟自貿區是中國第一個對外商談和建立的自貿區,也是東盟的第一個自貿區。2002年,中國與東盟十國領導人宣布開啟自貿區建設進程,先后達成并實施了貨物貿易協議、服務貿易協議和投資協議,構成了中國-東盟自貿區1.0版。2015年,雙方達成升級協議,形成了2.0版,協議于2019年全面實施。
3.0版談判于2022年11月啟動,歷經近兩年時間、9輪正式談判,于2024年10月實質性結束。在各國經貿部長全力協調和共同推動下,雙方全面完成談判,向簽署升級議定書的目標又邁出關鍵一步。
3.0版將發出維護自由貿易與開放合作的強音。在當前基于規則的國際經貿體系面臨沖擊的形勢下,雙方全面完成談判,具有特殊重大意義,發出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維護自由貿易與開放合作的重要聲音。在部分國家搞脫鉤斷鏈背景下,中國和東盟十國通過自貿協定設立供應鏈互聯互通等專門章節,共同承諾促進關鍵產品和服務自由流通,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協同應對供應鏈中斷等問題,承諾促進雙方標準和規制對接合作。以穩鏈固鏈回應脫鉤斷鏈,將為打造安全穩定、暢通高效的區域產供鏈網絡奠定堅實基礎,有力促進區域產供鏈融合發展,推動區域經濟朝著更深層次一體化目標加快邁進。同時,全面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開創中國和東盟自貿區新興領域深層次合作,推動雙方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相通相融,有利于以開放促改革,打造更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3.0版將打造包容、現代、全面、互利的自貿協定。3.0版升級涵蓋9個領域,既包含中國-東盟自貿協定現有領域,也包括雙方具有巨大合作潛力的新興領域,具體為: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供應鏈互聯互通、標準技術法規與合格評定程序、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海關程序和貿易便利化、競爭和消費者保護、中小微企業、經濟技術合作。上述成果在現有中國-東盟自貿協定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基礎上,全面拓展新興領域互利合作,加強標準和規制領域互融互通,促進貿易便利化及包容發展,對于雙方推進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和產業鏈供應鏈持續深度融合具有重要開創性意義。
3.0版將有力促進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中國與東盟作為兩大發展中經濟體,通過自貿區3.0版建設共同擴大相互開放,全面擴展新興領域和新質生產力合作,將為推動構建中國-東盟超大市場提供重要制度性保障,為推動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促進雙方共同繁榮與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自貿區已成為中國-東盟經貿關系的制度基石。在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帶動下,中國已連續16年保持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連續5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下一步,雙方將積極推進各自國內簽署批準程序,推動年底前正式簽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
《光明日報》(2025年05月22日 10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