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追光青年
首頁 > 地方要聞 > 學思踐悟 > 正文

加強作風建設 密切黨群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八項規定實施以來,黨中央以自我革命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從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小事”破題,持續凈化政治生態,使黨群關系在作風建設的浸潤中愈發緊密,以實際行動守護好黨同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

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從“半條被子”的故事到焦裕祿“心中裝著全體人民”的公仆情懷,從范振喜“拼了命也要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的堅守到陳清洲“為鄉親們保平安”的擔當,一代代共產黨人用腳步丈量民情,以真心換得民心。作風建設本質上是對初心的守護:網格中的“紅馬甲”“藍馬甲”每日叩門,居民議事廳里共商共議民生,都是將“人民至上”刻寫為日常實踐的生動注腳。當“民情直通車”開進街巷阡陌,當“現場辦公”將圖紙變為現實,黨群之間的信任紐帶就在點滴積累中愈發堅韌。

密切黨群關系的密碼,在于構建常態化互動機制。數字化時代,“浙里辦”政務平臺將“紅色代辦”服務延伸至群眾指尖,鄉村振興一線的“民情日記”記錄著產業規劃與致富夢想的交響。這些創新實踐揭示出,制度優勢既要轉化為治理效能,更要浸潤民生溫度。“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機制的迭代升級,“三亮”行動的持續深化,既讓政策宣講成為真理傳遞,更使民生工程化作民心工程。當干部在“自找苦吃”中錘煉本領,群眾在“門常開、事好辦”中感受溫暖,黨群關系便在雙向奔赴中深化。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新時代需要黨員干部既做政策落地的“施工隊”,更當群眾心聲的“傳聲筒”。從“90后”駐村干部直播助農的青春身影,到銀發黨員調解糾紛的智慧,不同代際的為民實踐共同詮釋出一條鮮明主線,只有將“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答案寫進行動,讓“泥土味”與“時代風”交織共振,才能讓黨群干群之間的魚水深情始終如一、歷久彌新。(作者:王小東)

[責任編輯:曲統昱]
99e热国产最新地址获取_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_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_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