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追光青年
首頁 > 經濟金融 > 熱點觀察 > 正文

貴州酸湯從獨特風味發展成特色產業

這口酸湯有故事(神州看點·一方水土一方味)

  

一方水土一方味。每一道人間風味,都是自然氣候、歷史積淀與人文精神的交融之作,承載著地域基因,凝聚著鄉土記憶。這些特色鮮明的味覺密碼,在鄉村全面振興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帶動下,用創新賦能傳承,以產業帶動發展。

今日起,“神州看點”欄目推出系列報道“一方水土一方味”,和大家一起品味一方風味,呈現特色風味在時代脈動中更醇厚的底色、更富有活力的發展篇章。

——編  者

在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酸湯,不僅是美食,更體現著當地的歷史文化傳承。過去,這里交通不便,食鹽匱乏,當地群眾用酸來調味、保存食物,“以酸代鹽、以酸補鹽”的傳統由此而生,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

現在,酸湯正從家庭走向市場、從本土邁向世界。2024年,黔東南州酸湯產業總產值突破25億元,1600余家酸湯餐飲門店覆蓋62個城市。

從獨特風味到特色產業,3位貴州酸湯產業從業者,正用不同方式書寫著自己與酸湯的故事。

“酸湯魚的魅力,來自天然食材和純正的制作技藝”

在黔東南州凱里市,最早以酸湯魚為主營菜品的餐飲店,是“亮歡寨”;在貴州酸湯領域,一位繞不開的人物,正是餐飲品牌“亮歡寨”創始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凱里酸湯魚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吳篤琴。

吳篤琴出生在凱里市爐山鎮一個苗族村寨。那時,酸湯魚在苗家是最普通的家常菜。

1986年,吳篤琴和愛人開始在凱里城郊的集市上“擺攤兒”,“我們那時做的酸湯魚薄利多銷,顧客吃了都覺得味道好,漸漸有了名氣。”吳篤琴說。

吳篤琴意識到,酸湯這道傳統美食蘊藏著巨大潛力,她在2002年注冊“亮歡寨”品牌。

“酸湯魚的魅力,來自天然食材和純正的制作技藝。”吳篤琴說,無論是自家釀制酸湯,還是工廠批量生產,她一直堅守和傳承傳統發酵工藝。

如今,凱里紅酸湯底料已成為我國知名特色火鍋底料,凱里酸湯魚制作技藝也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無論是給客人接風,還是為即將遠行的親朋餞行,抑或是好友相聚,酸湯魚已成為貴州人餐桌的必備佳肴。

“保證口味穩定的同時,利用現代科技,可以實現高效生產”

2013年,“凱里紅酸湯”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酸湯,從“好不好吃,全憑阿媽的手藝”的家庭味道,進入產業升級發展的快車道。

1982年出生的白坐騰,本是醫學專業出身。2017年,他瞅準凱里酸湯產業發展的好時機,回到家鄉黔東南州雷山縣注冊成立貴州雷山老騰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酸湯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米酸湯、紅酸湯、豆酸湯、魚醬酸等多個種類,其中,魚醬酸別具一格。

白坐騰把創業切入點鎖定魚醬——苗族傳統烹調佳品,具有酸、甜、咸、香的風味。他在家傳魚醬釀制技術的基礎上,研發創制“老騰魚醬酸”。“傳統發酵工藝是根本,保證口味穩定的同時,利用現代科技,可以實現高效生產。”白坐騰說。

2021年,公司入駐雷山縣烏開工業園區,“魚醬酸煮牛肉”“魚醬酸煮魚”等菜品深受市場歡迎。2024年,“老騰魚醬酸”與一家火鍋連鎖品牌達成合作,獨具雷山味道的魚醬酸湯火鍋在該品牌1300多家門店上線。

酸湯產業也給鄉村、農戶帶來致富機遇。魚醬酸在雷山縣實現規?;a,農戶參與魚醬酸原料的種植、加工,形成產業鏈。

黔東南州形成了一批知名度較高的酸湯產品品牌,隨著凱里酸湯特色食品產業園、凱里酸湯產業孵化基地等建成,日趨完善的酸湯產業鏈和產業新業態正加速形成。

“傳承,就在這一碗會‘呼吸’的酸湯里”

凱里酸湯現在有了名氣,可曾經,在外游子想找到正宗的家鄉味道卻很難。“以前在外讀書,很難在當地找到正宗的酸湯火鍋。”凱里牛角苗酸湯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彩云說。

一次閑聊,父親對潘彩云說:“找不到,何不自己去做?”潘彩云豁然開朗,回到黔東南州創立了自己的酸湯品牌,又在深圳開了品牌直營店,“每當我向顧客介紹酸湯的傳統工藝,被他們點贊,都讓我更確信——傳承,就在這一碗會‘呼吸’的酸湯里。”潘彩云說。

當下,潘彩云正忙于酸湯火鍋連鎖店的運營和酸湯食品工業化生產的籌備。“我們正在規劃建設酸湯食品加工廠,未來將生產白酸湯、復合型酸湯火鍋底料等產品。”潘彩云說,以后將通過拓展市場渠道,在社交平臺推廣酸湯的歷史文化、烹飪方法,開設品牌體驗店等,推廣相關產業。

“希望圍繞‘餐飲+食品工業’,讓凱里酸湯成為更響亮的品牌,讓全球消費者都能品嘗到這一獨特的‘中國味道’。”潘彩云說。

[責任編輯:張堯]
99e热国产最新地址获取_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_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_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