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安邦,重在基層?;鶎庸ぷ髦?,須以鮮明導向推動“三看三破三到”落地見效,讓干部在火熱實踐中淬煉真本領,在為民服務中厚植魚水情。
校準價值坐標。干部的培養選拔,要堅持“實”字當頭。品格考核要見人見事,既看理論學習深度、“兩個維護”忠誠度,更驗急難險重任務中是否站得穩、頂得住,對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的干部堅決調整;業績評價要察準考實,緊盯產業發展、環境整治、矛盾調解等硬任務,既查顯性政績,也看隱性成本,對“政績盆景”“面子工程”將嚴肅糾偏,終身追責。讓干部把精力用在解決群眾飯碗里、屋檐下的實事上;選拔任用要打破枷鎖,破除“論資排輩”思維,打破“熬年頭”“等位子”的隱性規則,在項目建設、應急處突一線“設擂比武”,對敢啃硬骨頭、善打攻堅戰的“后浪”式干部大膽任用。對考核擠出的“虛功”“水分”,貫徹“”原則,逐人逐項整改查處,跟蹤問效。推動干部既抓當下顯績,更謀長遠潛績,真正創造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政績。
暢通成長路徑。加速干部成長,須打破束縛、激發活力,形成能上能下、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要拒絕“痕跡主義”,推動考核從“紙上留痕”轉向“一線問效”,砍掉重復填報、多頭檢查等冗余環節,讓干部騰出精力走村入戶、服務企業;要避免“平衡照顧”,明確崗位履職責任清單,對專業性強、任務量大的崗位實行競爭選拔,破除“沒有功勞有苦勞”的陳舊觀念,以實績論英雄、以貢獻定升降,讓“能者上,庸者下”成為常態;要根除“山頭主義”,強化干部交流輪崗,推動跨區域交流、跨層級歷練,讓干部在多重角色轉化中打破思維定式,培育“大格局”“大視野”。要將考核的“表決器”交到群眾手中,把“群眾滿不滿意”作為檢驗干部的金標準,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躺平”式干部動真碰硬,使干部從“圍著考核轉”轉向“圍著群眾干”。
夯實群眾基礎。干部拔節生長的根基,應當扎在服務群眾的第一線——鼓勵干部去發展前沿攻堅,圍繞產業轉型、科技創新、生態治理等核心任務,到項目一線掛職鍛煉,練就統籌協調“真本領”;去治理末梢“墩苗”,主動駐村聯戶、包村蹲點,常走田間地頭、勤轉房前屋后,從“家長里短”里感悟民生冷暖,以“民情日記”書寫為民情懷;去群眾身邊服務,料理小事不嫌瑣碎,調解矛盾不避鋒芒,敢說硬話、善斷是非,把群眾“煩心事”辦成“暖心事”。注重發揮新老干部“青藍結對”“傳幫帶”作用,既讓老同志當好“參謀員”,又讓年輕干部勇當“尖刀連”,使“傳”的經驗與“闖”的銳氣相互激蕩。對長期奮戰在艱苦一線的干部,強化激勵保障,給予充分關愛、幫扶,使扎根基層的“孺子牛”有盼頭、有勁頭,讓“吃苦者吃香、流汗者流芳”蔚然成風。
(浙江省東陽市白云街道辦事處 黃陽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