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鋼鐵黨委于2022年創建“百川向海·熔鑄一流”品牌,創建之際鋼鐵行業正進入“深度調整期”,公司生產經營壓力增大,亟需注入強有力的組織力量和精神力量,扭轉不利局面、打造發展標桿。“百川向海”,指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向海圖強”重要指示精神,引導廣西鋼鐵5700多名職工扎根海岸線、國境線邊,奮力建造一座嶄新的“海上鋼城”。“熔鑄一流”,“熔”和“鑄”是鋼鐵生產的關鍵工藝,“熔鑄一流”指努力實現建設廣西鋼鐵時提出的“四個一流”目標,即管理一流、技術一流、產品一流、環保一流。“百川向海·熔鑄一流”品牌,以黨建引領賦能生產經營創新,如百川入海般匯聚廣西鋼鐵全體產業工人“向海圖強”的鋼鐵力量,為實現打造沿海沿邊一流國企標桿目標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思想保證和組織保證。
一、背景
廣西鋼鐵是全球50大鋼企之一的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所在的防城港鋼鐵基地于2017年12月開工建設,一期項目2020年6月全線投產。廣西鋼鐵黨委現有下屬二級黨委3個、黨總支3個、直屬黨支部7個,基層黨支部36個,黨員830多名。公司地處祖國海岸線最南端北部灣畔的防城港市,是全國唯一集沿海、沿邊、沿江、沿運河優勢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化國有鋼鐵企業,致力于打造技術領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產高效的現代化臨海精品鋼鐵生產基地,目前年產鋼量可達一千萬噸,是實現“向海圖強”戰略的重要布局和關鍵落子。
二、做法
(一)百川向海,鑄就“百煉成鋼”的三支隊伍
廣西鋼鐵黨委堅持鑄魂育人強隊伍,聚焦干部人才隊伍、黨員隊伍、產業工人隊伍“三支隊伍”,組織引導全體黨員干部職工更好擔負起全方位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任,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的步伐,最終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
一是領導“上講堂”,干部“五過硬”。創新采取“人人上講堂、個個當講師”的方式,全覆蓋、常態化開展每月2期的“百川講堂”,公司領導、中層干部以及技術專家等輪流授課,通過以講促學、以學促干、以干促效,點燃干部人才素質能力提升的新引擎,利用晚間學習“充電”近4000人次。創新開展為期一年半的“五個過硬”黨員干部鑄就行動,覆蓋全體黨員干部,通過推進落實開展一次深刻政治體檢、完善一批規范管理制度、強化一個務實調研行動等“八個一措施”,鑄就“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黨員干部隊伍。結合實際開展黨員干部“四到基層”調研服務,通過形勢宣講到基層、工作業務指導到基層、調研問題解決到基層、服務職工到基層,把基層一線的“問題清單”變成黨員干部的“奮斗賬單”。
二是黨員“當先鋒”,人才“育梯隊”。廣西鋼鐵黨委大力開展“提質增效·黨員爭先”主題實踐活動,緊扣“提質增效年”八項重點任務,重點推進黨員“思想、安全、降本責任區”的“三區”建設,深化“創新創業創一流”實踐等,引導830多名黨員立足崗位創優爭先,設立黨員先鋒崗200個,開展黨員突擊隊150多場次,完成黨員攻關210項,創效超千萬元,切實做到“思想爭先、學習爭先、業績爭先、創新爭先、降本爭先”的“五個爭先”。深化新時代“人才強企”戰略,積極實施人才培養計劃,重點對“優秀年輕干部”“基層管理精英”“新入司大學生”“精益班組長”“關鍵崗位工人”等進行分級培養和成長評估,逐步建成梯次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
三是工人“強技能”,全員“微創新”。全方位、多層次系統推動產業工人隊伍梯次發展、整體提升,大力開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成立先模協會、技師協會、班組長協會,完善“工匠學校”建設,常態化開展操作技能等競賽,為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匯集全員創新智慧,充分動員5700多名職工立足現場發現問題、展開分析,從降低成本、提升質量等方面提出“微創新”提案,引導職工主動為企業提質增效貢獻力量。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評選出全華賢等首屆“十大杰出青年”,并開展宣傳推廣和故事分享會,加大榜樣的選樹宣傳力度,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
(二)熔鑄一流,爭創“鋼筋鐵骨”的四個一流
廣西鋼鐵黨委堅持黨建領航,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緊緊圍繞“四個一流”目標發力,不斷增強企業創新力、競爭力、影響力,努力建設成為行業一流的現代化沿海鋼鐵強企。
一是上下聯動,以“管理一流”冶煉堅硬根基。廣西鋼鐵按照“瘦身健體”“精簡高效”的原則開展機構改革,科級機構壓減9.5%、總定員壓減3.6%。樹立“吃苦者吃香、實干者實惠、優秀者優先、能干者能上、有為者有位”的鮮明導向,開展全員全崗位競聘,各單位內部交流的人才達2400多人,在各單位之間流動達130多人,有效激活員工隊伍。積極打造“精益改善”文化,開展以現場為中心、全員參與“精益生產、精益TPM管理”工作,選出1條精益產線、34個樣板區、27個TPM精益設備改善小組、9個焦點課題重點攻關,“以點帶面”推進精益管理落地。同時,開展黨員爭先精益行動、領導干部與聯系車間“精益管理主題月”活動等,領導干部掛帥,黨員骨干帶頭,參與和指導一線提升精益管理水平。
二是多措并舉,以“技術一流”鍛造競爭實力。廣西鋼鐵黨委牽頭發起成立廣西“冶金紅鏈”產業聯盟,積極實施黨建引領、提質升級、降本增效、科技賦能、協同發展等“五大行動”,促進區內冶金行業27家國企民企實現資源信息互通共享、優勢互補抱團發展。大力推動技術創新升級,通過常態化開展“紅黑榜”對標行業一流企業,推動技術經濟指標不斷創優,重點指標中70%以上處于行業中上游水平,其中最關鍵的鐵水成本持續排名行業前列。深耕智能制造布局,加大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力度,5G、AI、云計算等先進技術與傳統鋼鐵制造融合實現新突破。
三是點面結合,以“產品一流”淬煉優質品牌。廣西鋼鐵堅持品牌強企戰略,以產品創效為抓手,深入實施品種生產項目“揭榜掛帥”制,黨員干部主動請纓成立11個品種開發“揭榜掛帥小組”、14個“技術攻關組”,2023年成功開發高強度集裝箱板、冷軋汽車用鋼等新鋼種48個,品種鋼比例較上年度提高10%以上。堅守“誠信為本品質至上”的價值觀,推行質量“一貫制”管理體系,完成11項品牌創優項目,獲得產品實物質量“金杯獎”、冶金行業“品質卓越產品”等榮譽。以廣西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為契機,穩步推進產品認證工作,進一步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四是內外兼修,以“環保一流”熔就綠色發展。廣西鋼鐵加速建設低碳環保生態型鋼鐵企業。通過“黨建+項目”方式,推動建成干法除塵工藝、焦化煙道氣脫硫脫硝等30多項技術先進的節能環保項目。通過“黨員+攻關”方式,完成8個碼頭泊位和外部鐵路專線的竣工環保驗收,建立“清潔運輸”門禁及統計系統,被評為“自治區節水標桿企業”。同時,組織黨團突擊隊開展綠化美化工作,新增綠化面積達3.9萬平方米,走出了一條現代化臨港工業基地的綠色發展之路。
三、成效
廣西鋼鐵黨委通過創建培育“百川向海·熔鑄一流”品牌,較好地形成了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雙贏雙促的新格局。
(一)黨業深度融合成效顯著
廣西鋼鐵黨委在提質增效、改革攻堅、項目建設、技術創新等方面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全體黨員干部職工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自2022年以來,廣西鋼鐵鐵水、粗鋼、鋼材產量、自發電量和碼頭吞吐量逐年攀升。2023年鐵鋼材產量均突破歷史新高,生產效率持續提升、產品結構持續升級、精益管理持續向優,廣西鋼鐵作為柳鋼集團原燃料基地、生產基地和成本中心、效益中心的“兩基地、兩中心”的作用日漸凸顯。
(二)企業治理能力穩步提升
牽住改革“牛鼻子”,構建起“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三能”長效機制,順利推動由“集中運營管控”調整為“局部運營管控”的管理模式。逐步建立精益管理五大體系(組織、推行、標準、培訓、評價體系)與運行五大機制(崗位微創新、績效上臺階、激勵、學習成長、經驗分享機制)。制定出臺公司治理水平和合規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合規管理體系初步建成,企業現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加強。
(三)“兩個作用”發揮持續強化
廣西鋼鐵黨委通過“百川向海·熔鑄一流”品牌創建,創新工作載體,搭建活動平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推動黨建工作成效轉化為企業發展活力和競爭實力。黨員在生產經營主戰場、科技創新最前沿、重點項目第一線、崗位實踐大熔爐當中,做到黨員嘴上無借口、手中無推諉、身邊無馬虎、行動無拖延、心中有責任、面前有擔當,涌現一批黨員先鋒模范。
四、探討
(一)堅持黨建領航,把握好“堅定的方向”
只有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充分發揮好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才能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戰斗力,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企業發展的競爭優勢,將黨的組織活力轉化為企業的發展活力。要切實把握好“堅定的方向”,堅持培根鑄魂、固本強基,以開放創新的思維不斷提升黨建工作的價值創造能力,真正做到以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成效檢驗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成效。
(二)堅持“以人為本”,團結成“堅硬的鋼鐵”
黨建工作歸根結底是做“人”的工作。要堅持建設過硬隊伍與推動企業發展共同推進,聚力抓好“三支隊伍”,營造干部帶頭、黨員爭先、全員干事的奮斗環境,不斷激發黨員干部職工在推動企業改革發展實踐中的新生機與新活力,拿出迎難而上、開拓進取的真招實招硬招。堅持正向激勵的導向,企業為職工發展積極搭建平臺,引導職工將個人成長與企業發展緊密相連,實現雙向奔赴、同頻共振,匯聚起推動企業發展的鋼鐵力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
(三)堅持文化強企,樹立起“堅韌的形象”
始終聚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積極探索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融合發展模式,與企業改革發展、經營管理內嵌融合、相輔相成,以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實踐活動,以獨具匠心、有形呈現的黨建場館、文化陣地,持續提升企業軟實力,進一步打造具有企業特色氣質、既出新更走心的黨建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