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連線】
光明日報駐日內瓦記者 孫鐵牛
5月19日,中國同埃塞俄比亞、秘魯、坦桑尼亞、泰國在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期間聯合舉辦了“數智賦能初級衛生保健 促進全民健康覆蓋”主題邊會。在世界衛生組織榮譽總干事陳馮富珍的主持下,來自中國國家衛健委、世界衛生組織、各國衛生部門以及科研院校的200余名代表參加了此次邊會,共同探討數智科技在醫療衛生領域中的應用及前景。
圖為邊會現場。孫鐵牛攝/光明圖片
數智技術完善醫療服務體系
國家衛健委主任雷海潮指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人民健康,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積極探索應用數智技術持續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積極推動在發展規劃、資源配置和財政投入上更加突出健康目標,推進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不斷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雷海潮表示,各國應重視新一代信息和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中國愿與各國及時分享經驗、加強交流合作,共同為實現全民健康覆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而努力。
國家衛健委統計信息中心主任趙韡在會上向各國嘉賓介紹了數智技術在中國初級衛生保健領域的應用經驗。他認為,中國在使用數智技術促進全民健康覆蓋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成功案例,這證明了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提升初級衛生保健服務能力方面作用明顯、潛力巨大。
“此次邊會準備充分、內容豐富、主題新穎,受到了國際組織、科研院校和各國衛生部門的廣泛關注。”國家衛健委體改司司長楊建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中國政府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積極探索應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智技術,為提升服務能力、均衡配置資源、提高醫療質效等提供支撐保障。中國建設“省市縣鄉村”五級區域遠程醫療服務體系,推廣人工智能輔助決策系統等應用,讓優質醫療資源輻射到基層和邊遠地區。很多地方研發了數字醫生,致力于解決部分薄弱??漆t生資源短缺問題,補齊醫療衛生服務短板,同時打造個性化專屬數字醫生,提供個性化健康咨詢服務。目前,全國各級醫院普遍開展分時段預約就診、診間結算、移動支付等便民線上服務,提升老百姓看病就醫的便捷度和體驗感。
中國方案受到多方贊譽
“我對于中國在過去幾年來發揮的作用十分贊賞,中國讓遠大目標成為現實。”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杰里米·法勒在發言中指出,我們如今生活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為了建立一個更加公平的世界,應將數字議程和數字技術納入衛生系統中。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一個可負擔、可及的、公平的衛生體系。
世衛組織歐洲區域主任漢斯·克呂熱表示,就在幾天前,他在中國一家縣級醫院里,觀摩了一名居住在偏遠村莊的女性接受遠程醫療會診,近距離見證了中國的人工智能轉型。他說:“她的X光片不是由當地醫生閱片,而是由幾百公里外的專家閱片,數字儀表板上實時更新著相關重要指標和疾病發展趨勢。”
在上海的中山醫院,克呂熱目睹了人工智能幫助醫生減少文書工作、提升診斷準確率。他還通過參觀人工智能實驗室,了解了科研人員如何重塑藥物研發流程。他感嘆,技術并沒有取代人類,而是在賦能人類。人工智能技術釋放了時間、擴展了服務覆蓋面,并為一線醫務工作者提供了曾經只有專家才擁有的工具。
克呂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確實面臨諸多挑戰,但我們不應因此退縮”。他認為,在農村和醫療服務欠缺的地區,數智賦能幾乎是唯一的解決方案。“我們將通過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在歐洲與中國之間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
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主任皮烏卡拉在發言中說:“在最近訪問陜西山陽縣期間,我親眼看到了數字工具如何提升臨床服務水平并改善農村地區的醫療可及性。”皮烏卡拉表示,從建設強大的健康領域基礎設施,到在各級衛生系統內整合技術,中國在數字健康領域展現了全球領導力。他認為,在推動醫療服務進步方面,最強有力的工具之一就是以人工智能技術為代表的數智技術。
世衛組織數字健康與創新主任阿蘭·拉布里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正在持續建立關于人工智能、數字健康、遠程醫療的驗證體系。”他表示,世衛組織的職責就是將這些通過科學有效性、經濟可行性驗證的案例進行匯總和整合并反饋給各成員國。他說:“現在我們有足夠的信心來投資這項技術,利用數智技術來推動公共健康的真正提升。世衛組織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減少相關技術的負面效果,同時充分發揮其潛能,幫助我們應對當前衛生領域面臨的挑戰。”
(光明日報日內瓦5月20日電 )
《光明日報》(2025年05月21日 1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