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追光青年
首頁 > 地方要聞 > 學思踐悟 > 正文

跨越場域壁壘:“四環交互”教育碩士培養的實踐探索

教育碩士培養是建設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的關鍵,也是落實教育強國戰略的重要支撐。隨著《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等文件的實施,其在教師教育中的地位愈發重要,培養質量直接影響教師隊伍素質和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

教育碩士培養的現狀與挑戰

近年來,我國碩士招生規模持續增長。2024年,專業學位碩士招生占比已接近60%,在新增碩士學位點中,81.4%為專業學位授權點,其中教育碩士相關領域的新增授權點占比顯著。教育部提出,到“十四五”末,專碩招生占比需達到碩士研究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作為教師教育升級的核心載體,教育碩士培養質量面臨“量質齊升”的雙重考驗。

然而,當前教育碩士培養模式仍存在諸多問題。學術場域與實踐場域存在結構性割裂,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培養模式陷入“學術漂移”困境。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培養同質化嚴重,實踐導向弱化,職業能力轉化效能不足。課程體系松散,數字素養培育滯后,難以適應智能教育新業態的需求。此外,高校、中小學與政府之間的長效協作機制缺失,培養方案更新遲滯于教育改革的步伐。

教育碩士培養的路徑探索與成效

贛南師范大學以“工程范式”為引領,構建了“問題思維環、政策導向環、學術智慧環、實踐行動環”交互融合的教育碩士培養體系,形成“師范底色+工程特色”的育人新路徑。該模式以系統思維重構培養邏輯,以產教融合激活實踐動能,為教育碩士培養提供可復制的范本。

工程思維驅動:問題思維環的多維訓練

學校以工程范式為引領,將工程領域的“問題抽象化”思維貫穿教育碩士培養全過程,構建了思維訓練、能力提升、情感涵養的三維訓練體系。在思維訓練方面,通過“專題講座+學術沙龍+模擬課堂”的多元組合,培養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意識。在能力訓練方面,聚焦“科研-教學-社會服務”三維協同,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等平臺,實施“項目清單化”管理,將基礎教育中的現實問題轉化為研究課題。例如,組織學生參與鄉村教育數字化改造項目,引導其運用系統思維分析城鄉教育資源配置難題。在情感涵養方面,建設“蘇區紅”數字資源庫整合贛南蘇區紅色文化資源,推動“大思政課”實踐教學空間的延伸,強化教育碩士的職業認同與社會責任感。通過工程思維驅動問題思維環的多維訓練,學校有效提升了教育碩士的綜合素養,為培養高素質教師奠定了堅實基礎。

產教融合驅動:政策導向環的資源整合

學校以“464”行動計劃為依托,建立“宏觀政策響應—中觀課程重構—微觀評價革新”的政策適配體系,從三個層面推進教育碩士培養模式創新。

宏觀層面,學校搭建了148個多元平臺,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聯合培養示范基地和教師培訓基地,為教育碩士培養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實踐平臺。中觀層面,實施“雙師融合”改革,引入行業專家與高校教師協同指導,強化課程體系的實踐導向。微觀層面,構建“評—學—用”一體化評價體系,通過動態評估方式提升學生對教育新理念的應用能力,優化培養方案,實現政策與實踐的精準對接。

這些舉措成效顯著。近三年,學校教育碩士就業率穩定在97%以上,畢業生呈現“三多一廣”就業局面。據統計,在贛粵閩湘四省交界地區,60%以上骨干教師、75%以上重點中學校長畢業于該校。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給予高度評價,反饋證明該路徑有效。

跨學科創新驅動:學術智慧環的增值路徑

學術智慧環是學術與職業發展的關鍵樞紐,其核心在于通過知識迭代創新與范式傳承,構建教育碩士培養的“四位一體”支撐體系,推動學術素養與職業能力的動態平衡。為此,學校從學術視野拓展、學術思維訓練、學術能力提升、學術品質塑造四大維度入手,形成貫穿培養全過程的創新引擎。

學校依托高水平學術平臺舉辦前沿論壇,組建教育美學等多個交叉學科群,促進跨學科認知重構,培育批判性思維。同時,通過文獻研究、科研模擬以及校企合作項目,強化理論與實踐的轉化應用能力。此外,學術誠信教育貫穿培養全過程,以案例教學深化“學術服務社會”的理念,塑造“十年冷板凳”的治學精神。

通過上述舉措,既對接國家創新人才培養戰略,又構建了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展的實踐范式。數據顯示,近年新增省級創新專項及青馬工程項目53項,推薦的22篇碩士學位論文中有21篇榮獲省級優秀,優秀率穩居省內前列。

校地協同驅動:實踐行動環的能力轉化

學校構建“線上+線下”雙維場域的協同育人新范式,以《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為指引,通過“校地-校校”雙協同機制,整合高校課堂、實訓基地與數字平臺資源,形成“案例教學+項目實踐+智能反饋”路徑。創新實施“雙導師制”,理論導師與行業導師協同指導,破解“知行脫節”難題。

培養過程突出“三階四維”特色:通過“見習-實習-研習”遞進,提升教學實踐能力;構建“以賽促學、以評促教、以研促創、以用促融”能力矩陣。教學模式呈現“五融合”:理論探究與案例分析、知識傳授與專題研討、課堂講授與自主研習、學術訓練與實踐反思、數字資源與真實場景相融合。這種多元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批判性思維與自主學習能力。

近五年,學生實踐成果豐碩,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等國家級榮譽,以及“田家炳杯”和“挑戰杯”賽事多項金獎及一等獎。實踐行動環通過協同師資、分階段實踐、多樣化教學方法和動態評估反饋機制,為教育碩士的實踐能力培養提供系統支持。(贛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劉詩波;贛南師范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義旺;贛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 袁麗婷)

【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學規劃一般項目“高校教師評價‘破五唯’的運作機理與推進路徑研究”(BIA220077)階段性成果?!?/p>

[責任編輯:于 飛]
99e热国产最新地址获取_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_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_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