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追光青年
首頁 > 黨建創新 > 黨建論壇 > 正文

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內在邏輯與實踐要求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并強調“以調動全黨抓改革、促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完善黨的建設制度機制”。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指出,“新時代新征程,必須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努力取得更大成效,確保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落地落實”。當前,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完善黨的建設制度機制,既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深刻領會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內在邏輯、目標任務和關鍵舉措,把握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系統推進的實踐要求,能夠為繼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賦能增效,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提供堅強保證。

1.增強歷史主動,強化對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認識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生產力的發展帶來社會交往的擴大和分工的普遍發展,這種擴大的交往需要“秩序”和規則來維系,這些規則逐步演化為制度。歷史和實踐表明,制度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問題。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始終保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高度自覺,深化制度治黨、依規治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以來,我們黨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著力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不僅為經濟社會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制度保障,也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關鍵支撐。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黨的十九大報告將“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寫入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緊緊圍繞黨的組織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層組織建設制度、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等方面尋求改革突破口,并聚焦“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立柱架梁”筑牢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基石,在推動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方面成效顯著,標志著我們黨對執政規律、治黨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好的制度總是在改革創新、與時俱進中進行自我更新、自我調適。當前,隨著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黨的建設制度改革走深走實。首先,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合乎制度建構發展的內生邏輯,也契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局需要。馬克思指出,“制度變遷的過程是生產力的張力和生產關系的適應能力之間的相互作用過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并提出“六個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并提出“七個聚焦”,增加了安全領域,對各領域目標要求也與時俱進作了豐富和完善。當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牽住經濟體制改革“牛鼻子”,推進各個領域改革,進而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更好相適應。黨的建設制度屬于上層建筑,需要應時而變,實現更替、迭代和變革。其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不斷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執政方式,通過持續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推動黨的建設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最后,解決好“六個如何始終”的大黨獨有難題,建設更加堅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還得靠改革、靠制度,以黨內之“制”實現黨內之“治”,這就要求通過持續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不斷增強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從而確保黨始終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在新征程上繼續贏得歷史主動。

2.注重改革創新,明晰關鍵重點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黨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創新和改進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提高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水平”。由此,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要有“進一步”的改革創新理念,落實“全面”的改革實踐要求,在“深化”中實現漸次推進、系統集成。這需要我們以總體性思維把握新形勢下黨面臨的全新挑戰和戰略目標,明晰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重點任務和關鍵舉措。

從改革的著力點看,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關鍵是要遵循“六個堅持”重大原則以調動全黨抓改革、促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完善黨的建設制度機制。這是當前改革要抓的關鍵環節和重心所在。這就要求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有效破除妨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觀念、體制機制弊端和結構性矛盾,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切實增強黨員干部的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激發和提升執政本領和專業能力,抓好關鍵少數、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完善擔當作為的激勵機制,加快構建與高質量發展相協調的考核激勵制度,推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爭做改革的促進派和實干家,激勵干部銳意改革、敢于擔當、善于作為。

從改革的重點看,要始終堅持黨中央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建立健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長效機制,突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主線,建立經常性和集中性相結合的紀律教育機制,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成為民造福的實際行動。持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鮮明用人導向引領踐行正確政績觀,推進干部能上能下,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強化專業訓練和實踐鍛煉,加強干部日常管理監督,把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統一起來,使干部在遵規守紀中改革創新、干事創業。強化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提升黨員干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完善黨員教育管理、作用發揮機制,嚴把黨員入口關,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推動各級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通過扎實有效舉措切實將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引向深入,推動黨的建設制度成熟定型,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3.提升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實效

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么階段,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就要推進到什么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偟膩砜?,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歸根結底是為了將黨的政治、組織、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以“政黨之治”引領“中國之治”。

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要堅持效能導向,采取更加務實舉措,統籌提升改革實效。一是不斷完善黨的領導體制機制,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團結帶領人民應對重大風險挑戰。二是堅持綜合施治、立體施策,確保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等同向發力、綜合發力。三是完善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機制,增強三者的關聯性、耦合性、協同性,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完善黨內法規,增強黨內法規權威性和執行力。四是建設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推進黨建促進鄉村全面振興、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探索加強“三新”黨建有效途徑,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管理,全面提升流動黨員教育管理質效。五是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常態化,聚焦解決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等問題,健全有效防范和糾治政績觀偏差工作機制,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六是建立完善常態化培訓特別是基本培訓機制,切實增強領導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群眾、防范化解風險的本領,強化專業訓練和實踐鍛煉,全面提高干部現代化建設能力,激勵廣大干部銳意進取、奮勇爭先,確保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

(作者系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天津市委黨校教授)

[責任編輯:陳慧昇]
99e热国产最新地址获取_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_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_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