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全面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而重中之重是一支清正廉潔的基層干部隊伍。近日《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的出臺,為農村基層干部劃定了權力邊界,更為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注入了廉潔的內涵與動力。黨組織要認真研讀,積極落實,引導農村基層干部嚴守廉潔底線,勇挑擔當大梁,讓“廉潔之花”在鄉土沃野絢麗綻放、常開長盛。
讓學習“升溫”,筑牢廉潔思想防線。農村基層干部作為黨在農村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執行者,直接關系到惠民資金發放、集體資產處置、項目工程推進等群眾切身利益事項?!兑幎ā返某雠_,為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職提供了行為準則和規范,明確了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黨組織必須高度重視并強化農村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將《規定》納入理論學習中心組、黨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的學習內容,通過專題研討、廉政黨課宣講,結合警示教育基地參觀、廉政微電影展播等沉浸式活動,使農村基層干部看得懂、記得住、受警醒,形成廉潔自律的主觀自覺。同時結合正在開展的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針對農村基層干部廉潔風險,全面深入查擺問題,促進農村基層干部廉潔、規范履行職責。
讓制度“長牙”,構建長效防腐機制。《規定》以“負面清單”形式列出八大方面禁止行為,涵蓋范圍廣、規定細致。這種“精準畫像”式的制度設計,既回應了群眾反映強烈的“人情保”“關系崗”等突出問題,又為構建“不能腐”的長效機制奠定了堅實基礎。黨組織要以貫徹落實《規定》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村級重大事項決策、重大項目安排、大額資金使用等及時向鄉鎮黨委和政府報備制度,同時強化對農村基層干部選拔任用制度的執行,通過嚴格標準“選”、綜合歷練“育”、嚴格考評“管”、強化保障“用”,著力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高素質農村基層干部隊伍。
讓監督“帶電”,形成有力震懾效應。每一名基層干部都是連接黨心民意的“神經末梢”,他們的一言一行不僅直接影響到群眾對干部的觀感印象,更關乎著黨的執政根基和公信力。因此,加強對基層干部的監督至關重要。黨組織要加快推進《規定》落實,構建多維監督體系,使監督的“拳頭”攥得更緊、打得更準。在技術手段上,借助大數據技術,對強農惠農補貼發放、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等重點領域進行實時監控;在監督力量配置上,通過提級監督、片區協作、交叉監督等方式,優化基層監督效能,破解“熟人社會”監督難題;在監督方式上,持續完善群眾監督機制,拓寬群眾監督渠道,推動監督力量下沉到田間地頭,讓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得到充分保障。此外,對于監督發現的違規行為,必須堅持露頭就打、嚴肅處理,以“零容忍”態度對待腐敗問題,方能形成有力震懾,讓基層干部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江西省豐城市白土鎮人民政府 陳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