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追光青年
首頁 > 地方要聞 > 基層治理 > 正文

夯實后備人才根基 筑牢基層治理“壓艙石”

基層善治的先導是人才振興,基層工作的關鍵是配強班子。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基層治理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各級黨委需以“優選”拓寬源頭活水,以“精育”鍛造硬核本領,以“善用”保障薪火相傳,切實把具有敏感敏銳、立說立行、創新創造、認真較真、實干實效作風的后備人才識別出來、歷練起來、使用起來,為激發基層治理主體活力、助力現代化“中國之治”打下堅實基礎。

‌廣開渠道深挖優“選”,讓優秀后備人才“冒得出”。‌社區“兩委”守護基層沃土、服務人民群眾,是黨委、政府的“代言人”,群眾百姓依賴的“守護者”。因此,要鮮明正確選人導向,拓寬人才選用渠道,讓更多“千里馬”進入視野、脫穎而出。一方面,要變“坐等上門”為“主動尋人”,通過部門調研、街社發現、網格聯系、群眾推薦等方式強化政策引導和宣教動員,注重從本地創業能人、退役軍人、社會組織人才等群體中下深水“選”、花功夫“引”、低下身“請”,確保更多“好苗子”納入組織考量范圍。另一方面,要變“只看顯績”為“多維評估”,以“政治素養高不高、為民情懷深不深、治理本領強不強、群眾口碑好不好”為衡量標尺,切實把緊人選“政治關”“能力關”“民主關”,確保選出的后備干部政治過硬、敢于擔當、善于攻堅、樂于奉獻、作風優良。

多管齊下精培“育”強,促后備能力本領“跟得上”。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能力建設,關系社區治理“神經末梢”是否健康有力,關系黨的關心溫暖能否送到群眾身邊,關系現代化建設各項任務能否落實落地。因此,要注重補短強基、賦能培力,切實把社區后備干部鍛造為社區治理的“精兵強將”。一方面,要堅持政治引領鑄魂賦能,綜合運用理論授課、案例教學、情景模擬等形式,強化基層黨建、基層治理、群眾工作等內容的政策宣貫和技能培訓,不斷增強后備力量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另一方面,要堅持一線實戰煉好真金,落實“領題攻堅”“以干代訓”“項目實訓”等舉措,在矛盾調解、信訪維穩、招商引資等一線“壓擔子”“下任務”,讓后備力量在火熱實踐中強筋壯骨、淬煉成鋼。

平穩交接備而善“用”,確保社區工作銜接“不斷檔”。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中,基層治理、鄉村振興、民生改善等方面亟需破局成勢、追趕跨越。讓社區后備干部提前上手、獨當一面,既能確保新老交接平穩過渡,更為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一方面,要“一盤棋”謀劃做好人選調度,對培育成熟且擬使用的后備人選精準“畫像”,結合優勢特長、社區需要和個人意愿統籌布局到合適社區、合適崗位,形成后備人才與社區實崗精準適配的良性生態。另一方面,要打好“提前量”試崗壓擔,通過“提前上崗實習”“以老帶新跟學”等模式,引導后備干部盡快熟悉社情民情、上手社區實務、完成新老交接、做好班子磨合,助力后備干部“生手”變“熟手”、“新兵”變“尖兵”。

社區是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謀事之基,是助力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的成事之道,更是確保黨和國家行穩致遠的“國之大者”。要切實以高標準選好、多維度育好、利長遠用好,讓社區后備人才真正成長為群眾服務的貼心人、社區工作的“小能手”、基層治理的“排頭兵”,為建強夯實黨的執政之基、挺立中國式現代化精神脊梁注入不竭動力。

(作者:王緒瀅,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委組織部)

[責任編輯:鐘超]
99e热国产最新地址获取_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_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_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