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追光青年
首頁 > 社會治理 > 鄉村治理 > 正文

干旱持續阻春播 “頭雁”尋策破難題

——山西省長治市屯留區河神廟鄉王墓嶺村“兩委”干部努力破解“春播難”

去冬今春,屯留區雨雪較少,導致春播時期土地干旱,給農業生產帶來了嚴峻挑戰。面對如此嚴峻的旱情,村民們紛紛嘗試各種傳統辦法都未能有效緩解春播難題,王墓嶺村“兩委”干部創新思路,改裝現有播種機,順利完成春播。

“兩委”干部挑重擔  群策群力議方案

面對旱情,王墓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魯麗強帶領村“兩委”迅速行動起來。白天,他們深入田間地頭考察旱情;夜晚,查閱資料、搜索國內外干旱地區播種經驗。村干部們積極聯系區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請教干旱播種技術;走訪農機合作社,了解播種機改裝可能性;還向老農民請教抗旱播種經驗。

經過多日思考試驗,魯麗強提出改裝現有播種機,實現“播種+灌溉”一體化作業。具體做法是:在大馬力拖拉機后加裝 2000 斤噸桶并連接播種機,實現播種同時精準澆灌。經實踐驗證,一桶水可滿足 2 畝地播種需求,既避免水資源浪費,又能保證種子發芽所需水分。

然而,第一次改裝試驗并不順利,水量控制成了難題。村干部們反復調整噴頭角度和出水速度,下地測量土壤濕度變化,記錄試驗數據。經過多次改進,終于找到最佳水量和噴灑方式。當試驗田里的玉米種子在播種后第四天破土發芽時,村干部和村民們激動歡呼。經過核算,改裝一個噸桶加上連接裝置,成本不超過 1000 元。

創新經驗傳鄉村 惠及周邊眾鄉親

這一創新做法很快在王墓嶺村全面推廣。采用這種方法播種后的玉米發芽生根情況良好,與傳統雨水充足年份的播種效果相差無幾。村干部們趁熱打鐵,組織村民們在試驗田邊召開現場會,詳細講解改裝技術和操作要點。他們親自示范如何調節水量、如何掌握播種速度,確保每位村民都能掌握這項新技術。

村民們紛紛效仿,改裝自家的播種機。短短幾天內,村里就出現好幾臺“播種+灌溉”一體機,田野里重新響起了拖拉機的轟鳴聲??粗涣A7N子被精準地播入濕潤的土壤,村民們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好消息迅速傳遍周邊村莊。鄰近的村民們聽說王墓嶺村解決了干旱播種的難題,紛紛慕名而來,參觀學習。王墓嶺村對此毫無保留,熱情接待每一位來訪者,詳細講解技術要點。

心系“三農”解民憂 基層創新展擔當

這一創新實踐充分證明,基層創新大有可為。王墓嶺村“兩委”班子始終用心用情服務群眾。無論是暴雨沖毀村道時組織搶修,還是農產品滯銷時跑市場、聯系電商,亦或是農忙季節深入田間地頭了解需求,他們都始終把村民冷暖放在心上。

“王墓嶺村‘兩委’班子腦子總有新點子,遇到困難總能想出辦法。”這是村民們對村“兩委”的一致評價。他們善于學習、勇于創新、甘于奉獻,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村莊發展和村民致富上。面對大旱,他們不等不靠,主動尋找解決方案;面對困難,他們不怨天尤人,積極開拓思路。這種主動作為、勇于擔當的精神,正是新時代農村干部應有的品質。村民們感慨地說:“有這樣的帶頭人,我們心里踏實。”

如今,新苗已在王墓嶺村的田野上茁壯生長,它們承載著村民的希望,也見證著基層干部的為民情懷和責任擔當。(中共長治市屯留區委組織部 張曉江)

[責任編輯:魏飛]
99e热国产最新地址获取_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_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_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