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追光青年
首頁 > 地方要聞 > 學思踐悟 > 正文

克己慎行破除“酒局迷思”

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作風建設持續深化,黨員干部違規飲酒問題雖大幅減少,但少數人仍深陷“酒局迷思”,將紀律規矩拋諸腦后,終致“酒杯不端,原則全偏”的困局。

立身為旗,更須克己慎行。領導干部作為社會治理的中堅力量,其作風形象直接影響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度。公職人員儀容不整、酒后失態絕非個人小節,而是動搖黨的執政根基的作風蟻穴,絕不能讓公共權力運行的嚴肅性在此起彼伏的碰杯聲中瓦解。

破局之要在于堅持“風腐同治”。一方面要嚴查酒桌背后的利益鏈,對搞團團伙伙、利益輸送的酒局深挖細查,既查直接參與者,又倒查主體責任,讓“酒桌辦公”沒有生存空間。另一方面要筑牢思想防線,通過典型案例警示教育、逐級談心談話等方式,讓黨員干部深刻認識到酒桌往往是違紀破法的“第一站”,從思想上摒棄酒場文化的錯誤認知,避免從“喝小酒”滑向“犯大錯”。

破局之道在于把握“三個辯證關系”。既要用雷霆手段斬斷利益鏈條,更需春風化雨培厚廉潔土壤;既要堵住“酒局辦事”的暗道,更應拓寬“陽光政務”的正道;既需嚴管干部“八小時內”的公務行為,也要引導構建“八小時外”的健康生活。當制度理性、技術理性與價值理性形成治理合力,“酒文化”方能回歸本真。

酒本無過,過在人心。在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深入人心、作風建設不斷深化的今天,黨員干部當以“時勤拂拭”的清醒,警惕“酒杯中的形式主義”,防范“酒氣里的官僚做派”。須知真正的好干部,不在推杯換盞時的“海量”,而在服務群眾時的“肚量”;真正的面子,不在酒局上的“豪爽”,而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唯有常懷敬畏之心、常思貪欲之害,方能在時代浪潮中永葆本色,行穩致遠。(云南省大理州紀委監委  楊源)

[責任編輯:于 飛]
99e热国产最新地址获取_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_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_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