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追光青年
首頁 > 地方要聞 > 學思踐悟 > 正文

精準問責才有效

精準問責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必由之路。它要求以事實為依據、以制度為準繩,在責任界定中既不失之于寬,也不偏之于苛,確保每一次問責都能直擊問題本質,激發擔當作為的正向效應。唯有將精準理念貫穿問責全過程,才能讓“問”有力度、“責”有溫度,真正實現以問責促履責、以精準促長效。

要以科學制度為基石。問責的精準性首先取決于制度設計的科學性。制度應明確責任邊界,清晰界定集體責任和個體責任,避免“泛化問責”或“避重就輕”的現象。通過建立權責清單、履職臺賬等機制,將抽象的責任具象化,使問責依據可量化、可追溯。同時,制度需兼顧剛性與彈性,既要防止“一刀切”式的機械執行,也要為容錯糾錯留出空間。對因客觀條件限制導致的失誤與主觀失職行為進行區分,既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又保護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這種制度設計本質上是對治理智慧的考驗,要以辯證思維平衡“約束”與“激勵”的關系,讓問責真正成為推動工作的“校準器”而非束縛手腳的“枷鎖”。

要以多維標尺為參照。責任的界定不能僅憑單一維度判斷,而應構建多層次的評價體系。既要考量行為后果的嚴重性,也要追溯決策過程的合規性;既要關注顯性失誤,也要洞察隱性疏漏。對政策執行偏差的問責,需區分“能力不足”與“態度不正”、“創新試錯”與“懶政怠政”的不同性質。這種多維度的評價要求建立動態監測機制,通過大數據分析、過程留痕等手段,將碎片化信息整合為責任認定的完整證據鏈。更重要的是,標尺的設定需體現時代性,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大背景下,既要嚴明紀律紅線,也要呼應基層治理的復雜性,避免將問責異化為“以結果論英雄”的粗暴工具。唯有如此,才能讓被問責者心服口服,旁觀者引以為戒。

要以正向導向為歸宿。精準問責的終極價值不在于懲罰,而在于喚醒責任意識、重塑政治生態。它要求跳出“為問責而問責”的窠臼,將每一次問責轉化為制度完善的契機、能力提升的課堂。通過典型案例的剖析,推動同類問題的系統整改;通過“問責-整改-反饋”的閉環管理,實現從“治已病”到“防未病”的躍升。這種導向思維強調問責的教育功能,要在執紀過程中加強溝通疏導,幫助干部認識錯誤本質、明確改進方向。當問責既能彰顯紀律威嚴,又能傳遞組織溫度時,便能形成“問責一人、教育一片、規范一域”的良性循環,最終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紀委監委  孫宇)

[責任編輯:于 飛]
99e热国产最新地址获取_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_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_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