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追光青年
首頁 > 新思想 > 五位一體 > 社會篇 > 正文

【光明論壇】筑牢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教育科技人才支撐

【光明論壇】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時強調,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筑牢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萍紕撔驴咳瞬?,人才培養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內在一致、相互支撐。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高校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所需人才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校作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匯點,既是基礎研究主力軍、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又肩負著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培養急需人才的重要任務。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我們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加快科技創新的關鍵性突破,產出更多原創性、顛覆性的科技創新成果。面對科技革命的新趨勢和新質生產力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加快優化高校學科設置、人才培養模式,提升高校整體辦學質量和科技創新效能,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為高質量發展開辟更多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更突出的新動能新優勢。

學科專業是高校辦學水平、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高校須不斷優化學科設置,強化學科專業的有計劃布局、有組織建設,立足服務國家、區域和產業發展戰略,統籌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使學科專業與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相適應。對高校而言,執行好由高校牽頭的重大科技任務,綜合行業區域因素布局重大科技平臺并組建聯盟,促進科學問題、技術難題的集智攻關,是加快落實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藍圖的重要舉措。近幾年,上海加快推進“基礎研究先行區”建設,引導高??蒲袌F隊挑戰高風險高價值的基礎研究課題,支撐高校在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光電芯片等重點領域產出引領性成果。

重視基礎研究,堅持自由探索和目標導向結合,進一步提高基礎研究經費在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中所占比重,完善科研管理機制,鼓勵高??萍脊ぷ髡咦プ≡搭^原理,在研究中提煉出理論問題、探索出科學規律。堅持將基礎學科作為科技創新的根基,圍繞科技創新的前沿領域和“無人區”主動布局、超前引領,促進基礎學科與應用學科交叉融合,從源頭、路徑、方法等方面增強各個領域的創新動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動態更新學科專業目錄和急需學科專業引導發展清單,有條件的高校加快進入量子科學與技術、高端裝備、氣候變化、資源循環利用等應用領域,借鑒新農科專業建設經驗,加快制定完善新工科、新醫科、新文科專業指南和課程體系。

科技創新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鏈是銜接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的關鍵主體。推進創新人才的全過程培養、全鏈條發展,高校首先要把緊缺領域人才培養擺在突出位置,合理擴大理工農醫學生培養規模,做好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卓越工程師學院布局,加快人工智能、芯片、雙碳、種業等戰略領域人才超常規培養。深化產教融合,探索高層次人才“訂單式”培養,創造機會讓學生深度參與產業實踐。深化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探索大中小一體銜接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統籌推進拔尖人才的選拔、評價、保障,引導學生培養科學興趣,從小呵護他們的好奇心、探索欲。

此外,應發揮產業、平臺、項目對人才的吸引集聚和鍛煉培養功能,高??膳c龍頭企業、科研機構共建創新聯合體,構建“產業+人才”“平臺+人才”“項目+人才”的融合發展模式,注重在骨干人才中發現“科技帥才”,使產才融合的孵化器、產業園成為新質生產力的聚集地,形成激發人才活力、營建創新氛圍的良好局面。鼓勵高??蒲泄ぷ髡叩疆a業一線從事國家科技工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任務,致力于工程實踐中的重大突破,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壯大賦能、未來產業循環迭代,把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以創新效能整體提升推動高質量發展。比如,位于安徽合肥的“科大硅谷”為創新創業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支持體系,重點打造以企業和高校院所為主體的創新聯合體,推動科技攻關、成果轉化、企業孵化、產品迭代等創新全鏈條貫通,實現了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人才會聚的深度融合。

(作者:張衛國系西南大學黨委書記,王進軍系西南大學校長)

[責任編輯:張堯]
99e热国产最新地址获取_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_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_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