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成都市龍泉驛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決策部署,緊扣基層治理現代化目標,以機制建設為引領、以分類培養為抓手、以多元協同為支撐,構建起系統化、專業化、可持續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發展體系,為基層治理現代化注入強勁動能。
“機制賦能”筑牢人才發展“底色”
通過頂層設計與政策保障雙輪驅動,夯實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制度基礎。
聯動機制聚“合力”。創新建立《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聯席會議機制》,由區委社會工作部統籌,18家成員單位協同參與,構建“黨委引領、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共建格局。聯席會議定期召開,統籌推進禁毒、司法、醫療、教育等多個領域的社工隊伍建設,實現跨部門資源整合與效能提升。
政策保障增“動力”。區級財政每年專項投入300余萬元,覆蓋職業津貼、能力提升、項目扶持等多維度支持,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確保資金投入與人才發展需求同步匹配。發放職業補貼等,持續激勵基層社工骨干提升職業化水平,激活人才發展內生動力。
尊才愛才凝“心力”。將高層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納入全區人才體系,落實“一對一”聯系服務機制,定期開展走訪慰問與專題座談,精準了解職業發展訴求。創新開展“社會工作者榜樣”等評選活動,通過典型示范與榮譽激勵,營造“尊才、愛才、留才、用才”的濃厚氛圍。
“分類施策”提升專業服務“本色”
堅持 “專業化、職業化、規范化”導向,構建分層分類培養體系,打造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
梯隊建設固“根基”。建立“持證社工-骨干人才-高層次人才”三級成長通道,動態更新“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庫”,實現人才成長全程跟蹤與精準畫像。目前,全區持證社工達1932人,3人入選省級高層次社工人才培養計劃,人才結構持續優化。
學用結合提“能級”。依托區委黨校、高校智庫等平臺,創新實施“驛都社工成長計劃”,開設“政策理論+實務技能+案例研討”三維課程體系,創新“街鎮實訓基地+社區項目實踐”模式,年均培訓社工300余人次,推動“學以致用、用以促學”的良性循環。
精準培養優“質量”。針對社區治理、養老助殘、禁毒矯正等領域需求,定制“領域專精型”培養計劃,通過“導師制”“小班化”等精準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專業深度與服務精度,為社工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多元協同”激活發展治理“亮色”
整合政府、社會、市場三方資源,構建“社工引領、多元參與、共建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融合聯動聚“資源”。推行“社工+志愿者+社區工作者”聯動模式,全覆蓋構建區街兩級社會工作綜合服務平臺,實現“一站式”資源調度,通過專業社工鏈接醫療、教育、司法等資源,形成“需求精準識別-資源高效配置-服務閉環管理”的全鏈條機制。
項目運作惠“民生”。創新“政府購買服務+公益創投”雙軌模式,聚焦“一老一小一困”等重點群體,孵化“心法驛站”“驛路同行”等品牌項目,年均服務超3000人次,群眾滿意度達98%以上。
品牌推廣增“效能”。大力推廣“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發展模式,培育“客家嬢嬢志愿服務隊”“紅星便民服務隊”等1500余支特色隊伍,總結提煉“五社聯動”“院落微治理”等經驗模式,形成可復制的“龍泉驛樣本”。
成都市龍泉驛區通過系統化構建社工人才發展體系,實現了從“單點突破”到“全域賦能”的升級。下一步,龍泉驛區將繼續深化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引育用留”全鏈條機制,打造更具示范性的基層治理現代化標桿,為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貢獻“龍泉驛智慧”。(成都市龍泉驛區委社會工作部 韓靈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