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追光青年
首頁 > 地方要聞 > 典型經驗 > 正文

激活鄉村資源 繪就幸福晚年新圖景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探索農村“五微”養老服務

巴中市巴州區位于四川省東北部,米倉山南麓。東接通江縣、平昌縣,南鄰儀隴縣,西連巴中市恩陽區,北與南江縣抵界,轄6個街道辦事處,14個鎮,2個鄉,220個行政村,76個社區居民委員會。面對農村老齡化程度高的問題,立足“未富先老”的區情,在縣域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創新試點過程中,巴州區民政局緊密結合地方現狀與農村老年人需求,積極探索以"五微"服務為核心的農村養老新路徑。

一是資源微整合:閑置變身頤養空間。巴州區以鄉村(社區)為著力點,通過"微改造"工程,將季節性經營、閑時閑置的12處農家樂、漁家樂改造轉型為適老化養老驛站,民宿客房被巧妙改造為適老化養老床位,新增護理型床位200張,配備柔軟床墊、無棱角家具以及緊急呼叫裝置等,全方位保障老人居住的安全與舒適。社區服務中心則化身“智慧中樞”,精準調配資源,對各機構床位、餐飲供應等情況了如指掌,全力保障養老服務供需平衡,實現服務的精準對接。曾口鎮椿樹灣村,空巢老人張奶奶對此贊不絕口,“以前這里旺季才熱鬧,現在四季都能住,每間房都裝了扶手、防滑墊,床頭還有應急鈴,空氣也好,住著比城里養老院還舒心。”

二是農家微助餐:舌尖上的養老關懷。在清江鎮巾字村養老助餐點,72歲的李大爺正在用餐,菜品有:木耳炒山藥、粉蒸肉、清炒時蔬、黨參烏雞湯,每天每人只需要花費8元。據該村黨總支書記李國軍介紹,經走訪摸底,村里60歲以上村民有759人,部分獨居老人在家飲食常簡單應付。為此,村里啟動老年助餐服務試點,自2024年11月30日營業以來,老年食堂幾乎每天都能迎來50余位老人就餐,極大地改善了老人的飲食狀況。

三是中心微日托:日間的溫馨港灣。走進由漁家樂改造而成的小型活動中心,老人們的歡聲笑語不絕于耳。中心通過設置棋牌設施、定期舉辦健康講座等方式,既讓老年人休閑娛樂,又能獲得貼心照料,同時子女們也得以安心工作。在化成鎮長灘河村,由23位老人組成的"金色歲月"農耕藝術團正在排練新節目,指導老師程國華興奮地說:“我們現在月月有活動,春采茶、夏垂釣、秋收節、冬圍爐,城里來的游客都愛看老人們的表演。”微日托服務現已成為社區老人日間生活的溫馨港灣,讓老人不再孤單。目前,全區已培育老年興趣社團10個,開發銀發文創產品3類,帶動人均年增收12000元。

四是醫療微健康:傳統康養的現代演繹。為給老人提供更專業的健康守護,巴州小微民辦養老機構與中醫機構攜手,開啟傳統與現代融合的康養新篇。針灸室內,中醫師憑借豐富經驗精準施針,緩解老人關節疼痛、失眠等慢性病痛;推拿床上,護理人員巧手游走,疏通經絡、放松肌肉。此外,中醫藥材制成的香囊、足浴包等養生好物也走進老人生活。融入中醫藥理念的微健康服務,讓老人足不出戶便能領略傳統醫學魅力,享受健康呵護。

五是上門微助?。嘿N心解決居家難題。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洗澡曾是一大難題。巴州區養老機構為解決這一難點,在前期走訪調查的基礎上,推出“微助浴”服務。專業護理人員攜帶便攜洗浴設備上門,精心調好水溫,溫柔細致地為老人擦拭身體、清洗頭發。截至目前,已開展“微助浴”等服務3400余次,贏得了廣泛好評。

“五微”養老服務,緊緊圍繞巴州農村老年人的吃、住、醫、浴、養、樂等主要需求,采取 “政府補一點、集體出一點、社會捐一點、家庭付一點”的多元籌資機制,致力于長期可持續地探索鄉村養老新模式,為構建農村老年人美好晚年生活貢獻巴州智慧。(任能旺)

[責任編輯:周艷]
99e热国产最新地址获取_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_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_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