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營商環境是經濟發展的關鍵土壤。社區深化“零距離”惠企助企服務,不僅關乎民生服務質量,承載著企業發展期望,還彰顯著城市生活的溫度。
夜幕降臨,位于親賢北街與體育路交匯處的裸眼3D大屏,成為城市夜色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自實施美化、靚化、精細化“三化工程”以來,親賢商業街“顏值”大幅提升,成為太原“夜生活”的代名詞,濃濃的生活氣息為市民游客帶來多元消費體驗。然而,繁榮背后也伴隨著諸多管理難題。小店區平陽路街道汽造社區積極探索實踐,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營商環境優化之路。
邁好開頭步 統籌協調是關鍵
織密黨建網格,為社區治理注入“定力”。社區黨委充分發揮統籌牽頭作用,整合怡和廣場、園梅源商務樓、萬泉大廈等各方資源,構筑“社區黨委—樓宇黨支部—非公黨建聯盟—網格微盟”四級黨建網絡,為“夜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我們設立特色營商微網格,廣泛發動轄區居民、商戶深度參與社區發展治理,全力打造集商家服務、消費保障、居民生活需求于一體的一站式便民服務平臺。”汽造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張江鵑介紹道。
暢通政企溝通,社區治理有“活力”。為了更好地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發展,社區黨委加大政企溝通力度。針對方糖KTV用工緊缺問題,社區黨委第一時間從用工登記花名冊中精準匹配求職者,并通過社區公眾號發布企業招聘信息,既幫助企業解決了用人之急,也讓求職者實現就近就業,達成雙贏。針對唯也娜面包店開業后經營遇冷的困境,社區工作人員主動延伸服務觸角,化身商鋪“全能助手”。張江鵑回憶說:“我們不僅幫忙精心布置店面,還策劃拍攝宣傳視頻,在居民群、網格信息群等線上平臺廣泛推送促銷信息,積極為店鋪引流造勢。”同時,社區聚焦企業“急難愁盼”,主動靠前服務,于春節期間推出“24小時不打烊”商戶促銷信息,以“煙火氣”點燃消費熱潮;持續深化惠企政策宣傳,提供全流程創業補貼申辦指導服務,確保政策紅利精準直達、落地見效,為企業紓困解難、保障民生福祉注入強勁動能。
跨出加速步 多方協同聯動發力
隨著契合90后、00后社交需求的夜間娛樂場所進駐,親賢北街“夜經濟”規模持續擴大,社區堅持“急商戶之所急、想商戶之所想”。以初蓉餐廳為例,其憑借獨特味道與雅致環境“圈粉”眾多年輕人,經常座無虛席,但周邊“停車難”問題成為商家與顧客的共同困擾。社區積極協調周邊停車場管理方,爭取增設臨時停車位;重新規劃停車區域,引導共享單車有序停放,有效緩解了用餐高峰期的停車壓力。
此外,汽造社區積極升級“家門口”服務平臺,統籌規劃沿街商業空間,率先建立新就業群體友好商圈,在初蓉餐廳設立“黨員服務暖蜂驛站”,打造騎手專屬休息區;搭建“多元化”治理平臺,聯合城管、市監、環衛、物業公司等召開專題會議,規范經營秩序,確保“夜經濟”有序健康發展;聯動怡和廣場、園梅源樓宇黨支部黨員及親賢派出所開展日常治安管理,妥善解決多起矛盾糾紛、噪音擾民事件;打造“志愿紅”創新平臺,組織黨員、網格員志愿服務隊開展夜市巡邏、糾紛調解等工作,創新推出“新就業群體+積分制”治理模式,吸引20多位外賣員提出近百條治理建議,共同為親賢北街夜間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踏穩落腳步 激發紅色自治動能
深挖共治“合伙人”。為規范商鋪經營行為,開創商圈黨建工作新局面,汽造社區黨委積極引導商戶參與自治,組織開展“尋找市場最美營業員”“黨員示范崗”“誠信商鋪”等活動,培樹誠信經營示范品牌,設置“優秀商戶”流動紅旗,推行“黨員帶動誠信經營”自治模式。商戶負責人的積極參與為“夜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暢通共享“資源池”。社區黨委緊貼商圈主體實際需求,整合轄區商鋪、結對單位等資源,開展商社反詐宣傳、普法“新”講堂,聯合園梅源商務樓宇黨支部舉辦“服務‘新’群體 凝聚‘新’力量”夏季送清涼慰問活動,以“共管共治”實現“共贏共享”。
近年來,小店區始終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抓手,自上而下統籌部署,全面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從商務樓宇到個體商戶,從政策創新到服務提質,“視如己出、親如兄弟、心心念念、千方百計”的服務理念貫穿于每個工作細節,體現在街道社區充分發揮屬地管理與服務功能,主動對接轄區企業商戶需求、排憂解難的具體實踐之中。汽造社區“三步走”行動正是這一“系統性工程”的生動縮影。下一步,小店區將以更加務實有力的舉措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穩定、公平、可預期的發展空間,不斷提升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太原市小店區融媒體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