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日友好醫院減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孟化教授、北京化工大學莊儉副教授和中日友好臨床醫學研究所彭亮教授,在《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發表研究論文,該研究研發了一款新型微針遞送系統,首次實現胃壁的分層精準遞藥。進一步研究發現胃壁肌層特異性麻痹,可以產生最佳的減重和降糖效果。
本研究首次研發出了一款新型微針遞送系統,命名為胃壁分層特異性麻痹微針(LGP-MNs),用于將肉毒桿菌神經毒素-A(BTX-A)精確遞送到胃壁的不同層次。經過優化的微針具有足夠的強度與韌性,可以適應蠕動的胃壁結構,并且能夠通過針尖的快速溶解將 BTX-A 均勻地輸送到指定的胃壁層次,在局部達到較高的工作濃度。同時,不同胃壁層次的給藥結果顯示,BTX-A分層遞藥的確會產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其中,LGP-MNs 介導的胃壁肌層麻痹治療效果最佳,包括更加明顯的胃排空延遲,體重減輕、肝臟脂肪變性減弱、腸道菌群改善等。此外,該研究還首次發現只有胃壁肌層特異性麻痹時,才會出現胰島素敏感性改善的現象。
綜上所述,該研究提出了一項精確靶向胃壁肌層的遞藥策略,在臨床減重的微創治療中具有轉化潛力。
中日友好醫院王思奇、王玉瓊和北京大學林龍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日友好醫院減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孟化教授,北京化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莊儉副教授和中日友好臨床醫學研究所彭亮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