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追光青年
首頁 > 黨建創新 > 思想建黨 > 正文

著重解決工作不實的問題(思想縱橫)

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10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進行公開通報。有的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不加論證盲目引進打著生態發展等旗號的“特色小鎮”項目,因脫離當地發展實際,項目大面積爛尾;有的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政務服務、信息化建設等方面不作為、亂作為,造成資金浪費,加重基層負擔……從這些案例來看,形式主義花樣雖多,但實質都是“假大空”,脫離客觀實際,用轟轟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實實的落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凝心聚力促發展,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只有堅決糾治形式主義問題,才能以好作風好形象創造新偉業。

從哲學上講,形式是內容的存在和表現方式,任何事物、任何工作等都要通過一定形式來體現其內容。但如果只注重形式,把形式當作目的或堅持形式優先的取向和行為方式,而缺少質和實,這就割裂了形式與內容的辯證統一關系,變成了形式主義。形式主義偏離客觀規律,脫離事物本質,將事物按照個人目的進行功利化“打扮”,其結果一定會“謬以千里”。形式主義害死人,這話一點不假,其根本原因在于凈搞些虛頭巴腦的事卻不干正事,只有唱功沒有做功。再多的形式主義,在實事求是、真抓實干面前都不堪一擊,可以說,一百個花樣抵不上一個真結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反對形式主義,要著重解決工作不實的問題,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改進學風文風會風,改進工作作風,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擔當、敢于堅持原則,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業上,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上。”我國古人說,“虛與實之分,禍與福之紐也”。凡事成于真、興于實,而敗于虛、毀于假。在改革發展和為民服務實踐中,形式主義是大敵,這不僅僅是工作態度、工作方法問題,而是事關黨和國家事業成敗的作風問題。

成就每一項事業,無論大小難易,都離不開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愛往基層跑,把縣里數十個部門負責人包括他自己的電話號碼印在大牌子上,立在主干道旁,為的是改變投資環境,造福一方百姓;貴州晴隆縣委原書記姜仕坤堅信“干部干部,就是要先干一步”,6年間行程60萬公里,磨穿了鞋底,跑白了頭發,換來了當地特色產業的蓬勃發展;放棄大城市發展機會的黃文秀,毅然回到家鄉投身脫貧攻堅事業,與村民同勞動、聊家常,四處找資金、請專家,以產業發展帶動鄉親們脫貧致富……新時代以來,無數黨員、干部堅持“實”字當頭、“干”字為先,以實實在在的業績贏得了老百姓的好口碑。在他們身上,看不到夸夸其談、形式主義那一套,看到的是求真務實、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感受到的是深入一線、走近群眾的為民情懷。實踐充分證明,優秀的共產黨人,無一不是“實”的篤行者。

南宋哲學家陸九淵說:“千虛不博一實。吾平生學問無他,只是一實。”為學如此,干事亦應如此。每項工作的完成、每個目標的實現,都不可能靠搞形式主義,非苦干實干不可。當前,我們面臨著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事業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成果,群眾要的是真真切切的獲得感。抓工作、出政績,抓改革、促發展,關鍵都在“實”。廣大黨員、干部,無論職務高低,都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把群眾利益置于首位,不計較個人榮辱得失,不圖虛名、不務虛功,腳踏實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求真務實的作風克服形式主義頑疾,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2日 09 版)

[責任編輯:陳慧昇]
99e热国产最新地址获取_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_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_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