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
作者:杜創(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施行。作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其奠定了民營經濟相關制度政策的“四梁八柱”。
民營經濟促進法明確了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重申“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明確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
民營經濟促進法從保障公平競爭、改善投融資環境、支持科技創新、優化服務保障、加強權益保護、強化法律責任等多個方面具體規定了支持保護民營經濟的制度措施。其中一些亮點令人期待。例如,保障公平競爭方面,明確國家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投資融資促進方面,支持民營經濟組織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科技創新方面,支持民營經濟組織參與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向民營經濟組織開放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
制定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對促進民營經濟乃至中國整體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力量。新時代以來,民營企業數量和規??焖僭鲩L,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承擔了重要角色。以工業為例,2012年我國規上工業企業單位數為343769個,其中私營工業企業單位數189289個,占比55%。而到2023年,我國規上工業企業單位數增長到493161個,其中私營工業企業單位數增長到368946個,占比增長到74.8%。不難預見,未來,民營企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角色將更加重要。
2024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134.9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95749元。穩經濟、促增長迫切需要激發內生動力,尤其是優化營商環境,弘揚企業家精神。在此關鍵節點,出臺并施行民營經濟促進法,將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和重要舉措上升并固定為法律規范,有利于進一步穩定預期,凝聚社會共識,提振發展信心,釋放發展潛力。
在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有力保障下,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可輕裝上陣、放手發展,激發發展內生動力,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做強做優做大,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人工智能領域的民營科技企業表現令人矚目。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發展大量依賴于高質量數據,以民營經濟促進法施行為契機,支持民營經濟組織依法參與數字化共性技術研發和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對開放的公共數據資源依法進行開發利用,可增強數據要素共享性、普惠性,更充分發揮數據賦能作用。貫徹落實好相關條款,有望極大釋放頭部民營企業的原創性科技創新能力,帶動廣大民營企業轉型升級,進而助推整體經濟的創新發展。同時,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施行,還將對民營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規范引導作用,推動民營經濟組織加快完善治理結構和管理制度,實現規范經營和高質量治理。
法律貴在實行。以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施行為契機,公平執法公正司法,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必將激蕩起更澎湃的創新創造活力,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光明日報》(2025年05月22日 0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