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追光青年
首頁 > 地方要聞 > 文化生活 > 正文

專訪:烏云塔娜——草原之聲的傳承者與國際舞臺的呼麥使者

引言

來自內蒙古草原的烏云塔娜,是國家二級演員、內蒙古藝術劇院合唱團呼麥演員,也是世界呼麥協會會員。她以獨特的呼麥技藝和深厚的音樂素養,將蒙古族傳統藝術帶向世界舞臺,成為連接草原文化與現代音樂的重要橋梁。本次專訪,我們將走進她的藝術人生,聆聽她對傳統與創新的思考。

圖片 1

一、藝術成就:從馬頭琴到呼麥的多元探索

烏云塔娜的藝術之路始于對蒙古族傳統樂器的熱愛。2009年,她在首屆內蒙古自治區馬頭琴大賽中斬獲獨奏三等獎,同年又以馬頭琴演奏在“奏響全國二胡古箏群英會”中榮獲全國總決賽二等獎,展現了早期對民族音樂的深刻理解。

然而,她的藝術追求并未止步。2013年起,她轉向呼麥領域,在首屆八省區“宏博杯”呼麥大賽中獲組合二等獎和個人三等獎,并于2014年連續在首屆中國呼麥大賽、中國•國際呼麥大賽中摘得個人與組合獎項。2023年,她更以呼麥組一等獎的成績,在第五屆“草原金秋”聲樂比賽中再攀高峰。

呼麥的意義:她曾坦言,呼麥不僅是技藝,更是“人與自然對話的語言”,其低音與高音的和鳴,仿佛草原的呼吸。

二、國際舞臺:草原之聲的全球共鳴

烏云塔娜的足跡遍布法國、比利時、丹麥、非洲、烏干達、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將呼麥的“遠闊靜穆”傳遞至世界。2010年,她在法國世界民間藝術節上獲得“最佳才藝獎”,成為國際認可的藝術名片。

2024年,她受邀參與香港紅館的《聲音河流》音樂會,與歌手周深合作主題曲《雖然我看不見但我聽得到》。她的低音呼麥與周深的高音形成強烈對比,被觀眾譽為“現代唱法與原生態的完美碰撞”。

三、跨界合作與藝術創新

烏云塔娜的藝術探索充滿跨界精神。她與交響樂團合作,將呼麥融入西方古典音樂,如在《聲音河流》音樂會中,她通過呼麥與交響樂的配合,營造出“浩瀚草原”的沉浸感。此外,她還參與指揮工作,與內蒙古藝術劇院合唱團共同演繹《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等經典曲目,推動傳統民歌的現代表達。

她提到,與周深的合作需要反復排練以磨合兩種唱法,最終呈現的效果“讓國際舞臺聽到了北疆的聲音”。

四、未來愿景:傳承與使命

對于未來,烏云塔娜希望“讓全世界聽到中國北疆的聲音”。她積極參與內蒙古“歌游內蒙古”等文旅項目,致力于通過音樂推動草原文化的傳播與鄉村振興。她認為,呼麥不僅是文化遺產,更是當代藝術創新的源泉。

釆訪手記

從草原到紅館,從馬頭琴到呼麥,烏云塔娜用聲音書寫著民族藝術的現代篇章。她的故事,是傳統與創新的交融,更是草原兒女對文化根脈的深情守護。正如她所言:“音樂無界,草原的心跳永遠與世界共鳴。”(硯隱)

[責任編輯:鐘超]
99e热国产最新地址获取_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_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_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