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強華村,田間地頭一篇忙碌。村民們搶抓農時,在連片的田壟間有序開展紅薯栽植,通過科學選地、機械化起壟、滴灌技術等手段,為全年紅薯穩產增收筑牢根基。
科學選土:改良立地條件夯實基礎
在紅薯種植基地,村支書袁大叔查看土壤墑情時介紹:“紅薯適宜疏松透氣的土壤,孔隙度需保持在50%左右,酸堿度在5.5至7.5之間最佳。”種植前深耕松土環節尤為重要,是確保根系發育良好的前提。
機械作業:科技賦能提升生產效率
伴隨著機械的轟鳴聲,起壟機在田間劃出整齊的壟溝,村民們緊跟其后栽插薯苗。“覆膜能保溫保墑,抑制雜草,滴灌帶精準供水,既節水又高效。”村民李嬸一邊示范規范的栽插動作,指導新手栽苗,一邊協助袁大叔檢查滴灌系統。
精細管護:全流程標準化保品質
“栽苗時要注意斜插入土,讓根系充分接觸土壤,覆土要壓實,提高成活率。”種植能手王大爺穿梭在田間,時刻強調栽植標準。田間管理嚴格落實覆膜壓實、滴灌帶固定等工序,確保紅薯苗在生長關鍵期得到充足的水肥供應。
產業升級:良種繁育激活振興動能
為做強紅薯產業,村里邀請農業專家來村指導,經土壤檢測和氣候適配性分析,選定“秦薯5號”作為主要薯苗。“過去紅薯是‘救命糧’,如今成了‘致富寶’。”村支書袁大叔表示,今年計劃引進“榴蓮蜜薯”新品,其淀粉含量更高、口感更好,并持續推動紅薯深加工,提高產業效益。
目前,強華村紅薯種植即將進入收尾階段,預計今年產量將再創新高??茖W種植新模式正在成為當地農業提質增效、農民穩步增收的新引擎。(永壽縣常寧鎮人民政府 王夢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