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追光青年
首頁 > 理論前沿 > 時事洞察 > 正文

大數據視角: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新階段

在天津市南開大學舉行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論壇“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研討會現場(5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落飛麟 攝

新華社天津5月19日電 題:大數據視角: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新階段

新華社記者楊文、落飛麟

在一組10年對比圖和折線圖中,京津冀三地夜間燈光呈現出覆蓋范圍不斷擴大趨勢。

“2014年到2023年,可以看到京津兩地亮度在增強,河北省也出現了新的光點,說明網絡化星云狀的城市群空間結構正在形成。”南開大學戰略發展部部長李蘭冰說。

夜間燈光大數據是區域經濟研究的適用手段。剛剛過去的周末,京津冀協同發展論壇“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研討會在南開大學舉行。與會專家介紹,大數據視角下,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已進入全方位高質量深入推進的新階段,呈現出產業鏈深度融合,共建共享迭代升級的新特點、新趨勢。

南開大學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院在會上發布《京津冀協同發展南開指數報告(2025)》,從產業、創新、市場、政策等9個方面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綜合指標。

報告顯示,京津冀協同發展區域指數從2018年的0.38上升至2023年的0.58,五年增長超五成,表明京津冀三地處于深度協同發展階段,由粗放增長向高質量發展動態轉變。

在天津市南開大學舉行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論壇“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研討會上發布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南開指數報告(2025)》(5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落飛麟 攝

京津冀產業門類齊全、基礎深厚,“集鏈成群”正持續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學者梳理2016年至2024年三地有關政策協同的數據發現,2020年之前,三地政策協同高頻詞是“重污染天氣”“脫硫改造”以及“大氣污染綜合治理”,之后則更多聚焦“道路運輸”“協同創新”“自貿試驗區”“基礎研究”等。

藍天常在、白云相伴,京津冀攜手共治讓生態綠意更濃。數據顯示,2024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為30.5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下降65.9%;天津市PM2.5年均濃度為38.1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下降60.2%;河北省PM2.5年均濃度為37.7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下降63.75%。

據介紹,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不斷向縱深推進,產業協同開始由存量轉移向存量轉移與增量創造同步推進轉變,生態協同相關政策由決策層面向執行層面轉變,創新協同加速推進,區域創新成果轉化率顯著提升。

在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國平看來,京津冀在科技創新融合方面整體優勢明顯。

“京津冀地區創新資源密集、產業基礎良好,是引領中國高質量發展的三大動力源之一。目前也存在創新資源分布高度不均衡、創新水平差距在擴大的情況。未來要強化北京創新資源對津冀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大創新投入,優化京津冀協同發展創新空間格局,打造京津雄‘創新三角’。”李國平說。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整體定位之一是“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在世界級城市群視域下,高能級增長極與合作共贏機制是必要條件。

京津冀協同發展河北省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武義青說,京津冀城市群區域全要素生產率實現較快增長,京津冀城市群的協同度仍有待進一步提升。

面向新十年,與會專家學者期盼,京津冀三地將新一輪非首都功能疏解作為抓手,從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深化產業協作,增強區域創新能力,探索建設世界級城市群。

[責任編輯:張堯]
99e热国产最新地址获取_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_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_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