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追光青年
首頁 > 黨建創新 > 思想建黨 > 正文

堅持科學方法推動作風建設

作風建設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圍繞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這些重要論述蘊含著小與大、上與下、表與里、破與立等辯證思維,既深化了我們對黨的作風建設的規律性認識,也為推進作風建設走深走實提供了科學方法。

以小見大筑牢作風建設堤壩。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能夠反映人品,反映作風。一些黨員干部腐化墮落的軌跡,往往是從一餐飯、一張卡、一條煙這樣的小事開始的,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從小節到大錯的過程。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問題,卻可能引發大問題。小事不慎、小節不拘,一旦成風,危害巨大。進入新時代,面對黨內存在的種種問題,黨中央從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防微杜漸,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向好,重塑了黨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以上率下推動成風化俗。“風成于上,俗化于下”。改進作風必須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在上面要求人、在后面推動人,都不如在前面帶動人管用。群眾看領導,黨員看干部。在作風建設方面,領導干部帶好頭是無聲的示范。革命戰爭年代,喊一聲“跟我上”和吼一聲“給我上”,一字之差、天壤之別。新中國成立以后,也是因為我們黨有一大批像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張富清這樣的英雄模范率先垂范,才團結帶領人民群眾不斷開創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八項規定之所以能夠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秘訣就在于發揮“關鍵少數”的“關鍵作用”。作風建設要以“關鍵少數”示范帶動“絕大多數”,堅持領導帶頭做、帶頭抓,構建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作風建設格局,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局面,形成以上率下抓作風的強大合力。

由表及里找準作風“病灶”。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必須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治標就是要解決作風問題在面上的表現,治本就是要查找問題產生的深層原因。跳出作風建設“抓一抓有好轉,松一松就反彈”的怪圈,不僅要把握作風問題的地區性、行業性、階段性新特點,對突出問題嚴抓不放、常抓不懈,更要由表及里地分析作風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把正風肅紀反腐貫通起來,以“同查”嚴懲風腐交織問題,以“同治”鏟除風腐共性根源。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互為表里、同根同源,不正之風滋生掩藏腐敗,腐敗行為助長加劇不正之風。只有深入推進風腐同查同治,以優良作風作引領,以嚴明紀律強保障,以反腐懲惡清障礙,才能推動黨的作風建設不斷走向深入。

立破并舉提升作風治理成效。作風建設是一個破舊立新的過程,“破”指的是糾“四風”,“立”指的是樹新風。破字當頭掃除歪風邪氣滋生土壤,立字為要構建常態長效制度體系。破是為了立,立是為了更好地破,只有把該破的頑瘴痼疾及時徹底鏟除掉,該立的時代新風積極主動樹起來,才能在破立并舉中實現作風建設取得實效。面對黨內作風問題表現多樣、成因復雜,要敢于直面問題,以刀刃向內的勇氣,聚焦“四風”這個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有的放矢、大力懲治,有效防止舊弊未除、新弊又生。只有把握重點,立破并舉、扶正祛邪,突出解決好立什么、破什么的問題,大興務實之風、清廉之風、儉樸之風,才能讓歪風邪氣失去土壤,才能使黨的作風全面好轉。

得其法則事半功倍。運用好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增強作風建設的科學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深化對作風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推動黨員干部增強定力、養成習慣,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干事創業。

[責任編輯:張堯]
99e热国产最新地址获取_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_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_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