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人民論壇評論 > 正文

人民論壇網評 | 用好“因地制宜”方法論

幻燈片-人民論壇網評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因地制宜,是基于對中國國情的深刻把握,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辯證唯物主義工作方法,蘊含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用好因地制宜這一科學方法,我們能夠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更好地掌握工作的主動權,提升工作效能,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知自己”。摸清家底、立足本地實際情況,明確發展的優勢短板,才能有的放矢。以產業發展為例,首先要清晰認識到本地適宜發展哪些產業,哪些產業在本地具有發展潛力和優勢。“入山問樵、入水問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開展調查研究是用好因地制宜方法的關鍵一步。調查研究過程中,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要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剖析本地存在的問題和短板,只有深入了解自身情況,才能精準施策,實現因地制宜、精準發力。

要“鑒他人”。我們必須堅定樹立持續學習的觀念,既要依靠個人的實踐探索積累經驗,也要在比較與反思中汲取他人的智慧,在他人的經驗基礎上實現超越,做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在此過程中,我們必須注意因地制宜的重要性,確保各地根據自身資源條件及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須知“借鑒”并不意味著簡單的模仿,而是要結合自身實際,深入分析本地區發展的特色和優勢,有選擇地學習和應用他人的先進經驗,活學活用,積極踐行,創新發展,才能真正促進自身高質量發展。

要“明全局”。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因地制宜發展并不是隨意的“四面出擊”,而是要自覺把工作置于黨和國家的宏觀戰略布局之中謀劃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要求“自覺從大局看問題,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擺布,做到正確認識大局、自覺服從大局、堅決維護大局”。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清晰理解大局的內涵,自覺遵循指引。例如,在發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關注本地實際情況,發揮自身優勢,還需具體了解產業鏈上下游、高低端的各個環節,以及國內外產業的整體布局和發展規律,通過系統研究,結合本地區特色,才能制定出符合全局利益且切實可行的因地制宜的發展策略。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面對不同地域、不同部門所呈現出的獨特矛盾和問題,我們必須采取相應獨特的方法和策略進行應對。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切實用好“因地制宜”這一重要的方法論工具,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進而更好地實現全方位高質量趕超發展。(作者:栗東升)

[責任編輯:張堯]
99e热国产最新地址获取_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_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_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