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演進方向,以科技創新為核心要素、產業創新為主導因素,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特征。發展新質生產力,關鍵在于牢牢把握人才這一第一資源,強化創新驅動和人才支撐,讓人才成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中最為活躍、最為關鍵的主體因素,充分激活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內在動能。
堅持創新驅動,在壯大人才隊伍上用真功。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產業、新業態,必須擁有一支高水平人才隊伍。高水平人才隊伍既包括引領世界科技前沿的頂尖人才,還包括熟練掌握生產技能的工匠型技術人才。要培育“高精尖缺”科技人才,瞄準世界科技發展戰略前沿,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作出突出貢獻、在技術創造方面實現重大突破,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效能更高。要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打造一批大國工匠、能工巧匠,擁有復合型專業知識結構、熟練掌握新型生產工具,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錨定科技前沿,在引育戰略人才上出實招。“戰略人才”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因素,引領科技自主創新、催生生產力質變,需加大開發人才資源力度,提高我國人才供給自主性。要堅持不懈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聚焦“卡脖子”等技術領域,著眼應對未來挑戰,注重人才前瞻性布局,充分發揮高校人才培養功能,優化學科和專業設置,培育戰略性急需人才和高水平復合型人才。同時,要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圍繞國內產業布局與發展戰略,將引才目光深化拓展,支持企業、高校等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優化引才聚才用才方式,以更加積極有效的政策靶向引才、精準延攬,真正實現引進一個、帶動一批、發展一方。
構建創新生態,在激發人才活力上求實效。人才是創新要素集成、創新成果轉化的生力軍。發揮人才主體作用,就是要發揮好人才的創新活力,讓其貫穿于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全過程。要聚焦未來產業戰略性布局,構建以人才為核心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激發人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一方面,加速打造高水平人才創新高地,把握戰略主動,做好戰略布局,不遺余力在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著力推動中心城市建設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優質平臺。另一方面,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完善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切實給人才松綁。堅持“破四唯”和“立新標”相結合,建立體現創新價值的評價指標,努力讓人才有更多創新機會、更大創業舞臺、更廣創造空間。(作者:粟園 張磊)